为缓解考研“内卷”现象,官方发布消息,将对研究生考试做出调整

  “唯学历,唯高校”似乎已经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难题,学生们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可谓是煞费苦心。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为了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工作,纷纷将重心转向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更多竞争的优势。

  考研似乎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从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到2022年考研人数上升到457万,一年之间考研人数邹增近80万人,让考生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全国范围内,各大研究生院校的招生人数是固定的,即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院校也做出了扩招的调整,但院校可容纳研究生的名额有限,完全不足以满足当下考研人数。

  从今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计划来看,在考研大队中仅有24%的考生能拿到上岸的名额,其余的考生只能无奈沦为“陪跑”,考研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官方做出了政策调整。

  

  为缓解考研“内卷”现象,将对研究生考试做出调整

  大学生们为了能争取到更大的考研上岸率,不惜起早贪黑地埋头苦学,考生之间更是比赛似的学习,就是希望能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逐渐加重了考研“内卷”现象。

  

  据了解,目前在哲学和教育领域的考研内卷现象最为严重,因此国家线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情况,相关专业人员预言说:“今年的研究生就算是孔子来考,也得凭借调剂上岸!”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能缓解考研内卷现象,让大学生们可以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完成考试,防止大学生因脱产备考造成的影响,将对研究生考试做出以下2方面调整。

  

  1、以“申请制”代替选拔制

  在两会中就有政协委员,根据目前大学生考研内卷现象,建议改变传统研究生的招考方式,由申请制代替选拔制,这样一来,也能适当地提高考研的上岸率,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

  

  以往的选拔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初试和复试的成绩上,使得考生将重心全部放在了备考文化知识上,单方面的成绩却不能代表考生全部能力,毕竟研究生主要还是以科研为主。

  正所谓考试分数高的考生,不一定论文写得好;论文写得好的考生,不一定实验做得好,所以将研究生考试改为申请制,让更多的考生不至于被考研拒之门外。

  

  2、提高“推免生”比例

  能够成为考研推免生的考生,一定是在大学期间品学兼优,并且各方面能力非常出众的学生,这也是推免生备受广大导师喜爱的原因,对于普通考生而言难免有失公平。

  考研初试就像是研究生考试的“门槛”,只有通过初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复试,而复试主要又以面试为主,导师们通常都是根据学生以往的成绩和复试的表现,判断学生是否合格。

  对于考生来说,准备初试笔试,已经花费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如果因为在复试中表现不好,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提高推免生比例才是首要。

  

  2022考研“内卷”,部分院校以做好对策

  · 中国传媒大学

  作为我国具有很高影响力的传媒大学,中传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研究生的名额,在复试面试的基础上,增加了材料评议环节,改变传统面试一锤定音的情况。

  考生们在参加复试面试前,按照学校规定递交相关材料,导师们可以在复试前,从每个学生递交上来的材料,对考生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在复试时才能择优录取。

  

  · 湖南师范大学

  如今,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们,已经不再偏爱“唯名校”的说法,反而将报考的转向一些前景较好的大学,比如今年湖南师范大学就成为一匹黑马,报考人数破万。

  面对突如其来的“宠爱”,国家线上涨已经是必然的事,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当属教育专业,但也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有考生想捡漏的现象。

  

  总结: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考研虽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却不见的是唯一的好选择,大学生在报考研究生前,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学历的占比是否重要。

  每个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不同,自然需要做出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工作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