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难度加大,将“新增3门”考试科目,分值和三大主科一样

  炎热的夏天到了,这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考试季”来了。不仅有高考,还有中考。一次好的考试意味着可以进入一所重点的高中,为未来铺路。

  

  现在国家实行“双减”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减负这件事情上,举双手赞成。双减政策之前,学校和学生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了需要考试的主要科目上,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其他不需要参加考试的学科。

  这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退,剥夺了大部分的课外休息时间。苦不堪言,结果考试成绩依旧不是很理想。

  

  双减后,国家又改革了考试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今年实行的严控普职比5:5政策,将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将没有资格进入普通高中,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中考难度加大,将“新增3门”考试科目,分值和三大主科一样

  中考是考验孩子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宗旨使得音乐、体育、美术类课程又回到了学生的课堂上。

  

  “双减”之后又有了“多增”, 只学传统的考试科目肯定是不足的,这对于即将考试的初中生来讲,也是增加了中考的科目。

  教育部提出了“美育中考”的要求,要把体育、艺术、音乐纳入中考。有四个地区成为了试点,全国推行也不是不可能。

  笔者分析:数学、语文和英语三大学科固然重要,但是美育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生这是塑造三观的时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人成长的最佳途径。

  

  学生的学习本来就枯燥乏味,增加了体育、艺术和音乐课的考试后,会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实现寓教于乐,更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在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能够提升他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并且可以全面发展自身的特点,拥有尝试新鲜事物的机会。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面临中考考试科目的增多,初中生要如何应对,才能事半功倍

  面对中考科目的增加,也有不少家长担心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毕竟是算入总成绩的,还是会制造紧张和负担。

  但是也有家长反应,这样挺好的,会给孩子一个伸缩的空间,大脑得到充足的休息和学习的时间,相当于劳逸结合。

  面对中考的“增考”,初中生想要考出好成绩,应如何应对?

  第一,统筹时间安排。考试科目增加了,就说明需要学习的内容变多了。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不要偏科和厌学。

  

  每一门科目都是需要掌握的。还要学会科学复习,挑重点去学。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才能确保中考能有一个高分。

  第二,劳逸结合。科目增加之后,负担和压力也会增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学习已经很累了。

  就不要在业余时间去给自己增加压力了,该出去玩就出去玩,该活动就去活动,劳逸结合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展。

  第三,调整心态。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重视平时的听课心态和学习态度,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支撑。不要因为学习而熬夜,缺失睡眠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并且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率。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笔者分析:一个政策的实施,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无论是站在哪个立场,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中考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

  增加考试科目或许也会给孩子增加一些压力,但是长远考虑,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中考临近,在备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要侧好难过为你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精神上不要给孩子压力和束缚,充分利用时间备战中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笔者寄语:新变化的施行,不仅是学校考试科目的变化,更是一次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学生学习不只是有高分,还有艺术的审美,保证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