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拼命学,到高一就放松?老师:别带着这3种心态进入高中
近日跟几个教师朋友在群里聊天,然后大家在谈到高一学生现象时,大家不约而同觉得整个高中年级中,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最差的。
(图注:初三拼命学)碰巧,我昨天去朋友家找她谈点事,她儿子正读初三年级,今年中旬要参加中考。现在放寒假,他当时在房间里写数学题,抱怨“太累了”,提出玩一会儿游戏。朋友担心他顾着玩游戏不好好学习,于是就在房间门口跟他说:你初三拼命学,现在苦点累点,考进重点高中,一只脚踏进大学,你就可以放松了。”
现在想想,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有更多心力投入到学习中,在中考考出好成绩,往往会采用这种不太客观的话来激励孩子。
(图注:高一学习习惯和态度不佳)我想,群里老师们反映的高一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是整个高中年级最差的背后因素,跟家长对要面临中考的孩子采取的激励方式脱不了关系。
当然,除了激励方式让学生进入高中后松懈,高一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不好,还有以下这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其实也是心态问题。
(图注:进入高中以为一脚踏进大学)一、理所当然心态:进入高中,以为一只脚踏进了大学。
当前很多地方的高中升学率保持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一半的初中生在中考后,不得不选择中专中职等路线。正因如此,很多家长或老师会跟学生说:“能考入高中,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
然而,事实上进入高中,一切才刚开始。如果学生真以为进入高中就是一只脚踏入大学,那么心态上和习惯上往往就会松懈,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太理想。因此,这里提醒学生们,切勿带着这种心态进入高中,除非你到时想读一所专科院校或高职院校。
(图注:高一学生容易有侥幸心理)二、侥幸心态:距离高考3年,觉得玩一年也没事。
很多学生进入高一后有一种错觉,他们认为高考考点内容范围有限,哪怕高一一年错过,只要高二开始认真学习,随时都可以逆袭。可是这些学生忽略了,高中阶段每一年的知识点都呈现难度递增,高一的知识点是高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高一和高二的知识则是高三学习的基础。高三第二学期进入完整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扎实。
错过高一,高二要补回来当然有可能,可是一边补缺口一边学习新知识,如果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悟性很强,那么很大概率会因知识杂乱、压力过大而陷入自暴自弃状态。因此,这里提醒学生们,切勿带着这种心态进入高中,除非你心理素质超乎常人,或者根本没打算考一所优质大学。
(图注:学科任务多,逃避弱科学习)三、逃避心态:高一学科任务多,逃避弱科学习。
高一文化课有9门学科,素质教育课有4门学科,高一需要学习的学科共有13门学科。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科任务甚至初三备战中考任务还重。
不过,由于高二面临选科组合分班,很多学生会提前选好科目,然后针对性学习,逃避和放弃一些弱科的学习。这里,星主是不建议学生这么做的。2020年江苏文科状元白湘菱无缘北大等国内顶尖学府,原因是她历史学科水平测试只有B+。
(图注:高中每一阶段学习都该重视)可能很多学生有误解,以为选了学科组合后,其他学科就可以抛弃。其实不是这样,选科组合分班后,另外几门学科是需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达标才可以不用继续学。而水平测试分数会影响到高考录取。因此,这里提醒学生,决定选科组合后,其他学科也要认真学习,切勿在高一阶段就逃避弱科学习,除非你看重的高校和专业对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低。
最后,希望学生们在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能用心和负责,学习这件事,前期耕种越稳定,后续开花结果更丰硕。听老师一句劝,别带着以上谈及的这些心态上高中。调整好心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教育狂热爱好者,生活处处皆教育,欢迎大家跟我一起,从教育角度看世界、侃生活、悟人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