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A項目簡介

  一、MTA簡介

  2009年1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号)提出 “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支柱産業和人民群衆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41号文件的發布被社會各界一緻認為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旅遊業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旅遊業由傳統的服務業上升到國家戰略支柱産業,這對旅遊業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遊業的發展中,旅遊人才始終是旅遊發展的第一資源。到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接待人數将達到35億人次,旅遊業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滿足現代服務業标準的旅遊高端人才異常稀缺。高端旅遊人才的培養與開發工作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也鮮明提出了人才開發要高端引領的指導方針。在此背景下,國家教委設立了新的旅遊類的專業碩士學曆--旅遊管理碩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簡稱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并在未來願意從事旅遊業工作的人員,其目标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旅遊職業精神、掌握旅遊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戰略思維能力、敢于挑戰現代旅遊業跨國發展的的高級應用型旅遊管理人才。MTA的設立為中國旅遊高端人才的培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使得旅遊高端人才的培養由過去的企業内部培養,發展到了學院正規專業化培養的新階段。

  2010年9月,我國第一批共有56所高校獲得了旅遊管理專業碩士(MTA)授予權。MTA招生對象為有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員,要求專科畢業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畢業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碩士博士畢業有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應屆本科生不允許報考。MTA報考人員要通過每年1月份國家進行的MBA聯考。MTA與MBA考生的考試内容相同,均參加MBA聯考,在報考時選擇MTA。MTA學員可以選擇脫産或者在職進行學習,脫産學習時間為2年,在職學習時間一般比脫産學習時間多一年。MTA學員畢業後,通過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國家正式的碩士學位證和碩士畢業證。目前,我國MTA項目的實施得到了國家旅遊局的大力支持。2010年10月下旬,國家旅遊局将成立旅遊管理專業碩士行業指導委員會,王志發副局長将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由此可見,國家旅遊局領導對MTA的發展高度重視,希望能夠借助MTA的平台,開發中國高端旅遊人才培養的新模式。2010年9月25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旅遊人才發展研究院、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中國旅遊高端人才培養與MTA項目實施研讨會”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召開。來自國家教育部,國家旅遊局,各地市旅遊局的政府官員,各旅遊相關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以及來自國内知名旅遊企業的企業家們共計100餘人參會,大家就MTA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智慧碰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為國内第一家正式啟動MTA項目的高校。

  二、MTA培養方案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國家旅遊局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創新性的提出了MTA培養的核心理念---培養未來旅遊界的産業領袖(Travel Industry Leader)。除了要在學習期間培養學員的全局觀,國際視野、企業家精神和職業經理人素質及能力;還要在學員畢業10-15年内,為他們規劃其發展路徑,幫助其在事業上不斷進步,最終成長為産業的領軍人物。 MTA的培養與普通旅遊管理碩士的培養有明顯的不同。MTA強調所學内容的實用性。課程設置與師資的配置都是以實戰為核心,力求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應用于實際,在學習的過程中,強調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MTA設置6個培養方向,分别是: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遊景區管理、會展管理、旅遊公共管理和旅遊新業态。課程體系分為5大部分,分别為:公共基礎課,MTA核心課,MTA必選課,MTA選修課和MTA模塊課。其中公共基礎課主要是英語、哲學和傳統文化學習。

  MTA的絕大多數課程将進行英語或雙語教學,一半以上課程将由産業界人士授課。其中,MTA模塊課程将全部在企業*進行學習,每個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向,選擇一到兩門模塊課程。

  MTA的教育強調實踐,重在能夠學以緻用。學校對所有學員配備雙導師,學術導師負責學員的理論體系學習,産業導師負責學員的實踐學習,學員将在整個學習期間,作為其産業導師的助手,參與到企業的具體工作當中。北京二外為MTA項目配置了良好的基礎實踐條件,包括旅遊規劃實驗室,會展策劃實驗室,飯店信息化實驗室,營銷管理實驗室等,可以進行模拟實踐教學。另外,北京二外還将建立不少于60家的課外實習基地以及不少于600個高質量的旅遊管理案例。

  MTA課程的開設強調4大特點:

  (1)前瞻性,課程體現未來5-10年旅遊發展的趨勢與方向,所傳授内容具有較好前瞻性,能夠為旅遊行業未來發展提供戰略方向上的幫助。

  (2)國際性,邀請國際知名旅遊企業總裁,國際著名旅遊産業研究專家進行授課。與國際著名高校建立合作培養機制。進行國際學員互換。

  (3)實操性,大容量案例教學,以案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員帶着企業裡現實的問題進課堂,在課堂上解決企業的具體問題;部分課程直接進入旅遊企業授課。

  (4)整合性,MTA的課程将整合現有旅遊界各企業成熟的課程體系,将各企業已經成型的高管培訓課程體系整合進入MTA課堂,在MTA培養體系框架下,讓業内原來各企業已有的課程輻射到整個旅遊産業。

  MTA的師資來源是保證MTA教育成敗的關鍵。按照國家旅遊局的要求,結合學校特色與實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提出了MTA五大師資來源。分别是:業界領袖,國内旅遊業公認的領軍人物;咨詢機構,旅遊業内著名咨詢師;政府官員,國家旅遊局,各地方旅遊局相關政策制定者;高校講師,北二外3位副校長,5位學院院長挂帥MTA課堂;國内著名教授;世界名流,國際大型旅遊集團總裁,國際知名學者。

  三、MTA與旅遊産業界的合作

  MTA教育強調實用性,因此需要與産業界人士建立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從産業的人才需求出發,開設課程,進行培養。MTA培養絕不僅僅是高校的事情,如果沒有全社會旅遊行業業内企業的積極參與,MTA的培養是不可能造就出未來産業領袖的。

  在産業的合作方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提出了六大合作領域,分别是:

  (1)調研合作。MTA培養旅遊行業實用型高級人才,因此,對企業人才需求的準确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MTA培養高校要深入企業*進行調研,真正了解企業人才的需求現狀,根據企業需求,設定培養方案,然後再交由企業修改,如此反複,才能制定出準确、有效的MTA培養體系。

  (2)導師合作。MTA實行雙導師制,業界導師的選擇也是MTA培養的重要組成部門。MTA培養高校希望邀請業内現在的行業領袖們來擔任MTA學員的第二導師,讓現今的行業領袖去培養未來的行業領袖。

  (3)定制合作。與一些大型旅遊企業或各旅遊局合作培養MTA學員。實現MTA培養的定制化。這些MTA學員可以根據企業或者地方特色,開設特色課程,使得旅遊人才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

  (4)課程合作。現在很多的企業内部都有成型的培訓課程體系,MTA院校歡迎有成型課程的企業老師帶着課程進課堂,因為這些課程是真正來源于企業*實踐的東西。将企業内部的課程放到MTA這個平台上來,将惠及更多的業内人士。

  (5)案例合作。MTA教育的一個重要内容就是案例教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先提出了2年600個高質量案例的教學模式。要通過對我國旅遊企業的案例整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MTA案例庫。這需要來自廣大旅遊企業的支持與合作。

  (6)實習基地的戰略合作。MTA培養院校需要與衆多旅遊企業建立戰略層面上的合作。包括建立實習基地,學員就業推薦,MTA教師進入企業頂崗培訓,企業管理層在崗培訓等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目前已經建立了30餘家戰略合作的實習基地,未來還将建立30家左右的實習基地,打造MTA的實踐教學的平台。

  由于MTA是一個新事物,在其建設過程中,很多東西還都處于探索階段。在中國旅遊業從傳統的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過程中,MTA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為國内旅遊教育的高地,将打造好MTA這個平台,使MTA真正成為中國未來旅遊産業領袖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