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系统施策科学应对确保“乙类乙管”平稳过渡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研判的科学抉择,也是积极抗疫的水到渠成,能够与“二十条”“新十条”等形成更加精准的政策对接,确保防控工作的高效运转。“乙类乙管”,核心是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地管。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慢性病和基础病患者多,而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决定了我们必须系统筹备、科学应对。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对其实施“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后,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也标志着中国朝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回归又迈进了坚定一步。

  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策略,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也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三年前,新冠疫情突袭,由于对新冠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缺乏认识,其传染力、致病力以及病原变异特征尚不清晰,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采取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举措,以“防感染”为基础保护每一个人。如今,随着病毒变异、特点改变以及诊疗技术、药物研发、物资储备等诸多“硬件”的不断完善,再加上疫苗高接种率打下的基本盘,“保健康、防重症”已成为新的工作重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研判的科学抉择,也是积极抗疫的水到渠成,能够与“二十条”“新十条”等形成更加精准的政策对接,确保防控工作的高效运转。

  需要看到,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多着眼的是其致病特性。在奥密克戎变异株超高传播力影响下,出现感染者数量的快速上升,既是政策调整的必经阶段,也是各地需要直面的新的“压力测试”。毕竟,面对极限冲击,任何城市的医疗资源都难免捉襟见肘,而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等出现集中因感染上岗不足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拖累城市运行效率。目前,元旦、春节将至,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高峰即将到来,病毒传播风险不容小觑。方方面面挑战复杂交织,如何有效有力应对,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考验着抗压能力与发展韧性。

  “乙类乙管”,核心是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地管。同时要看到的是,“保健康、防重症”,并不单纯是医疗救治一环的事,实则关系到前后端、多方面的资源配套,需要各方拿出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其中保健康是基础、是前端,只有关口前移、防治结合,不断织密分级诊疗、城乡三级救治、高风险人群健康监测等网络,力争将医疗救治压力在每个环节都卸掉一些,才能尽可能降低医疗挤兑的风险。防重症是后端、是兜底,只有守住了这一底线,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有最根本的依托。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共卫生到各个领域,已经着手准备了大量工作。结合第一波经历感染高峰的城市应对过程来看,保障轻症患者便捷用药需求、理顺分级诊疗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守门人”作用等环节仍需巩固。说白了,传染病就是传染病,“乙类乙管”同样需要依法防治。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慢性病和基础病患者多,而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决定了我们必须系统筹备、科学应对。

  统观人类发展史,不管是应对什么类型的传染病,疫苗都是最重要的撒手锏。放眼全球,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策略不同,但大规模疫苗接种却是共同手段。科研实验和临床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国产新冠疫苗安全性有保证,防护上有效果,尤其是对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确有成效。这方面,我们也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新加坡曾采取将接种疫苗与公共生活挂钩等强制措施,将80岁以上老人接种率提高至95%,该国从放开管控至今,尽管出现多次疫情小高峰,但病死率都控制在了0.2%以下,保证了医疗秩序平稳、社会过渡有序。就当下来看,我国脆弱人群免疫屏障虽然初步构建,但加强针的接种还远远不够。抓紧时间窗口推动这部分群体应接尽接,尽快提升第二剂次加强针的接种率,不仅有助于“保健康、防重症”,也会为庞大社会适应新节奏争取更多主动。

  抗疫三年,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所有人都承担着压力,所有人都盼望“春暖花开”。如今,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向前看、往前走,尽快平稳跨过过渡期,将时间与精力集中投向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这是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后,所有国人的共同期待。从12月初各地逐步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至今,尽管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大多数人已经从最初“中招”的慌乱焦虑中走出来,期盼着“阳康”后正常生产生活的回归。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共同预期,鼓舞所有人坚定信心向前走。密切关注形势变化,方方面面加强协调配合,以系统思维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我们就能尽快跨越当前困难。

  26日深夜,国家卫健委公告刷屏。很多人在分享链接时无限感慨——“一个标志性的结束与开始”。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坚定地走出疫情,团结一心再加把劲,期待的无限美好终会到来。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范荣

  流程编辑: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