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美女科学家庄晓莹,在德国斩获世界大奖后,带着1246万元奖励,拒绝国外所

  说实话,看长相和气质你根本无法联想到她的专业,这样一个美女科学家居然是土木工程专业,而且还是科研能手,在力学研究领域实力超群。

  她是个美女,也是个科学家,她叫庄晓莹。

  那时候有一句流行语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庄晓莹就是一个天生对数理化爱到骨子里的人。她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后来在2007年去了英国杜伦大学(英国综合排名第六)攻读专业博士。

  

  尽管很多人不看好这个专业,但是她对工程师非常崇拜,而且目睹了上海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她依然在坚持,而且事实证明,庄晓莹在这方面具有非凡天赋。

  德国洪堡基金会下的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是德国科学界的大奖,2015年庄晓莹获得大奖,也是工程领域的第一位获奖者。

  单项奖金高达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246万,对于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德国科学界都非常关注,也希望她能留在德国发展事业。

  

  德国科学界自然注意到了这样难得的人才,他们希望庄晓莹可以留在德国研究,优越的物质与科研条件,也的确非常吸引人。庄晓莹原本可以拿着奖金资助,在德国直接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生,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

  但让人意外的是,庄晓莹却不顾这样的挽留,坚持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她说:“想为家乡,为国家做点事。”与学成之后便再没想过回国,为各种待遇所吸引的留学生不同,她的成就与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无数学子,同济师生公认庄晓莹是一个真正的“美女科学家”,这种美与外在无关,是基于内在而言的。

  前些年,中国的物理天才尹希,年纪轻轻就打破了哈佛300年的记录,被聘为物理教授。可是也从此留在了M国,选择当一个M国人。

  

  当有记者问尹希: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回国发展吗?尹希摇头表示了否定,他说: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无法企及美国,就算他愿意回去,也不会有太好的发展,只有做大做强后,带领一整个团队回国,才能有效的对国内物理方面的科研起到帮助。

  事实上中国科技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有点恐怖,作为国内最顶级水准的清华北大,每年的毕业生中有50%-80%的人,选择到外企工作,甚至直接定居国外。

  中国虽然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真正的理科人才却非常有限,甚至是“供不应求”。杨振宁早年说过:中国太看重英语了,但是英语也是平时用得最少的,反而是日常生活可以接触的物理化学,反而学得更晚,比重更低,这就很不合理。

  

  要知道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占世界物理学家1%不到,这是非常可怕的,杨振宁也直言不讳的指出:我们太注重英语,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但是要到十三四岁才开始接触物理、化学,这跟我国的实际需求完全相反,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好在最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教育层面开始有所改善,教育部加大了小学初中对物理化学的比重。在央视《第一时间》节目中,就提到了对于培养孩子理科思维的重要性,还推荐了一本特别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书籍《这就是物理》。这套书目前也被清华附小列为“课外必读书目”。

  

  《这就是物理》这套图书,非常适合1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因为这套书从头到尾看不到一个物理公式,采用的是漫画的形式,却可以把初中、高中85%的物理知识点都归纳进去,让孩子在视觉上了解物理的规律和变化,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能把知识学到。

  孩子并不是不喜欢物理,而是缺乏对这方面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慢慢开发理科思维,主动去了解学习。

  孩子们抵触的不是知识,而是枯燥的课本,这套书用漫画包装科学,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与其让孩子迷恋动画片、游戏,还不如给孩子一套好看的物理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