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川人”,讲“四川话”,办“四川事”

  ──第19批赴川博士服务团助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小记

  2019年初,第19批赴川博士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士服务团)开赴四川。

  泸州、德阳、甘孜、宜宾、阿坝、遂宁……一年来,博士团在四川各地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脚印。在中组部、团中央的指导下,在四川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了解国情、服务地方、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总体要求,博士们坚持做“四川人”、讲“四川话”、办“四川事”,积极投身治蜀兴川光荣事业,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东西部桥梁纽带、促进地方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发挥智囊参谋助手作用。

  集才智聚合力,做地方发展的智囊团

  博士服务团坚持把调研考察作为发挥智力服务的有效载体,注重调研考察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主题”,先后分赴泸州、德阳、甘孜、宜宾、阿坝、遂宁等六市(州),开展了调研重点园区、建言产业发展、重温红色历程、现场走访农户、座谈答疑咨询、帮扶脱贫助困等活动,积极为四川地方发展献智献策,为基层群众脱贫致富牵线搭桥,获得了地方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热烈讨论。

  为促进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博士服务团充分发挥智力支撑和资源支持作用,在遂宁开展了“助力绿色遂宁博识行”主题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对遂宁创客小镇、射洪锂电产业园等进行了调研,为遂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把脉献策。

  在泸州调研中,博士服务团走访了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等地,对泸州市医疗教育、大数据建设、航空航天、港口交通和机械制造等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实地考察中了解到的情况向当地相关单位提出了专业、深入和透彻的建议。

  围绕“如何将泸定桥干部学院打造成全省、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如何扎实抓好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博士服务团深入到甘孜州康定市、泸定县等地调研,就甘孜州红色文化挖掘、产业发展融合、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助推甘孜州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建言献策。

  系民生谋实效,做扎根基层的实干家

  博士服务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心系基层民生的光荣传统,耕耘基层,埋头苦干,把自己的才学智慧和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把热情热心奉献给地方群众和公益事业。

  在四川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博士服务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博士们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四项目标上取得较大收获。特别是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博士团策划开展了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讲座“五进活动”,即“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先后开展27场次的专题讲座,涵盖五个社会群体,涉及六个专业领域,累计听众近3000人次。

  博士们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圆满完成了组织要求和岗位职责。无论是冲锋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还是推进项目合作与产业发展;无论是推动产业并购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招才引资引智;无论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还是面对发展落实政策撰写制度,博士们都全力以赴,用脚丈量四川大地、用心制定发展策略,并汇集八方之力,为四川争取项目、技术、资金和政策。

  在宜宾长宁“6·17”地震、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博士服务团专程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学校学生,并为高三学生举办专场演讲,激励高三学子克服灾害困难,全力以赴应考。先后号召并组织历届赴川博士服务团成员和社会力量为灾区学校募捐近20万,对口援建珙县杨柳村小学。博士们还为成都木里火灾牺牲成都籍烈士家属捐款5000元;与其它社会团体一起给四川贫困儿童“免费车票项目”公益活动捐款2万余元;组织个人捐款50万元,建立“四川省特殊家庭试管婴儿捐助基金”,推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守初心担使命,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博士服务团坚持抱团发展、分工协作、团队作战的工作模式,通过制定《博士服务团分工协作表》的方式协同开展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策划举办了“聚焦空天、助力四川”航空航天主题论坛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以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为四川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建言出力,并推动合作签约、项目签约、人才培养签约等9份协议签约。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新贡献”赴川博士团20周年系列活动,邀请历届赴川博士团60余人再次相聚四川,重话当年路、共谋新发展,系列活动在“学习强国APP”上专题报道。积极响应今年6月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向全国博士发出倡议,号召当代青年知识工作者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干履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倡议书在《中国青年报》全文刊载。

  一年来,2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勇于创新,担当作为,发扬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知识智力和平台的力量,在助推四川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据统计,截止10月底,全团共撰写各类议案提案、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近90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约300条,被采纳168条;促成挂职单位、地区与派出单位建立各类项目和技术等合作协议90个;落地项目28个,意向投资超2000亿元,实际投资超亿元;举办培训班、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110场次,培训当地人才约1.2万人次,帮助引进人才(智力)87人次。

  岷山不言,初心无悔;蜀水长流,使命不休。博士们虽将各赴新征程,但一定会坚持用心了解四川、用情感受四川、用行动践行“一次四川行,一生四川情,终生四川人”的理念,始终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继续服务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和硕果累累的成绩回报四川人民和川蜀大地的深情厚谊。(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