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财政学系论坛:传统税收规则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面临新挑战
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记者刘柏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获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建系20周年主题论坛近日举行。在主旨演讲和五场分论坛上,国际税收、数字经济税收、智能财税、财税改革等一系列前沿财税话题受到关注。有观点指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加强国家税收管辖和促进新兴企业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与会嘉宾发表演讲。其中,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张志勇以“近期国际税收规则演化”为题发表演讲时说,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税收规则正在面临新挑战。他将数字经济的三大特点概括为:无实体跨境经营、对无形资产的依赖,以及数据、用户参与和与知识产权的协同效应。他随后介绍了2019年5月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修正联结及利润划分规则”和“全球反税基侵蚀建议”两大支柱,详细阐述了其内在机制。
在“数字经济与未来挑战”分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和与会嘉宾指出,数字经济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冲击主要表现为税源流动性的加速,使国际税收领域的转让定价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兼顾加强国家税收管辖和促进新兴企业发展、在国际税收中如何避免双重征税和双重不征税都将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有观点认为,未来应当在简化税制的基础上利用新兴技术服务税收征管,同时也要加强财政理论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数据时代与智能财税”分论坛上的观点指出,借助智能技术是提高财税分析水平的重要手段,强调各部门各领域数据的共用共享是提高财税分析水平的重要基础,而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则应该作为当前发展智能财税的主要抓手。
在“国家治理与财税改革”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在减税降费短期造成一定财政压力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将眼光放远,维持政策的稳定性。此外,适时推出房产税是补充地方财力的必然选择,扭转目前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重流转、轻保有”的态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