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觉得二本、三本毕业,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白读了

  为什么有些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感觉四年可以算是白读了,什么都没有学到?

  随着教育市场化,各种民办大学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每年招收的大学生也在不断增加。招收的新生多了,那也就意味着毕业的大学生也多起来。大学生也就不再是抢手的“香饽饽”。特别是那些二流三流的大学毕业生,想要找到好的工作就更不容易了。

  每年大学毕业生就高达百万之多。而工作岗位又少,所以用人单位就会优中选优。很多用人单位都会选择重点大学或高学历人才,这就使得一些二本、三本学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而心灰意冷,觉得四年大学白读了。

  这样的现状多了以后,就会形成一种恶性不良风气。破罐子破摔,很多二流甚至三流大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相反在经过高中的高压以后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学习的神经放松以后人也越来越懒惰。不是彻夜打游戏就是泡妞,四年时间基本就荒废了。

  混了四年日子,毕业后走入社会基本等同于“裸奔”。原本学校的牌子就不硬,再加上自己又没学到硬本事,只能浑浑噩噩的在社会上漂泊,时间一长就更没有斗志了。

  对于这种现象,山村想给那些在大学里混日子的大学生们提个醒。要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不要踏入大学就觉得高枕无忧,就可以放飞自我。山村也同样毕业于普通二本师范院校,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山村在进入大学以后还是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师范院校的道路其实很窄,要么考老师,要么培训机构或事业单位。当然,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的也可以自己开培训机构。山村进入大学后首先明确了目标——考老师,于是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购买教师招聘资格考试的书籍来看,同时还买了相关试卷刷题。毕业当年就参加教师招聘考试,一次就上。

  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大学管理松散,如果管不住自己,那大学四年就真的白读了,最后玩了四年步入社会,闯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才会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

  对此,你觉得呢?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