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职走出的他,给众多明星大腕掌镜,做事爱“较真”

  “我真的很感谢学校,感谢艺术设计学院给我们推荐的校外实习机会,如果没有去南方都市报实习,我的人生经历和发展过程将会是另一个版本。”谈起自己的求学与工作经历,王利感慨万分地说。

  感恩武职,最怀念母校老师

  王利,男,辽宁葫芦岛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13届毕业生,现为影视制作。时间回到2010年,王利从辽宁老家来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说实话,一开始我不清楚自己的专业要学什么,班里很多同学也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就在大家茫然不知所措时,班主任蔡凯老师召开了一次班会。” 王利回忆道:“在蔡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才渐渐明白新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大家的心逐渐安定下来,目标变得清晰起来。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想起在母校那段美好的时光,王利说自己最怀念的就是那些可爱的老师们。王利介绍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纪实摄影》和《画意摄影》两门课。纪实摄影鼓励学生用相机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眼界,锻炼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画意摄影,是将中西方传统文化与摄影结合的课程,通过观察揣摩,再用相机“重现”中西方经典画作。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会给学生看很多国外的优秀作品,通过反复欣赏这些作品,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同时,黄国伟、袁全、陈岚等老师,都非常用心地教给学生们各种后期软件制作技巧,让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这门课程里,王利学会了摄影棚灯光运用、制作服装、化妆等技巧。“那段时间的我,真的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专业上的养分,知识储备得到迅速提升。” 王利说。

  他是静心沉淀、厚积薄发的“较真”男孩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王利发现在作品创作上,技术是次要的,好的创意才是关键。“我在校的时候,发现自己最缺的就是创意,头脑风暴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很痛苦,时常因为没有好的创意而无法做出好作品,自己也会有挫败感。后来老师告诉我,创意的积累需要自己多看、多听、多感受、多动手实践,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记录,才能积累更多经验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王利说。

  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王利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影楼实习学习婚纱摄影技巧,在婚礼MV和婚礼微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追求完美效果。正是这种可贵的“较真”精神,使王利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承担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后来也和伙伴们一起承接了一些小型的商业项目,这个爱“较真”的阳光大男孩,对未来充满了“野心”。

  入职南都,开启精彩职业生涯

  2012年末,著名摄影艺术家、时任《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王景春老师来学校举办了一次摄影艺术讲座。在讲座中,他展示了南都全媒体集群的部分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进一步激发了王利的学习动力,从那以后,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去《南方都市报》实习工作。通过努力申请、层层考核后,王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南方都市报》实习,由于他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半年后便正式入职该报社,开启了他的职场生涯。

  王利与部分合作明星合影

  作为一名媒体人,身处喧嚣的名利场,王利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努力拼搏、用作品说话,做一名灵魂作品创作者。2014年,王利开始尝试自主创业,第一次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视频工作室;2015年,他又报考了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再次开始了学习生涯;2016年开始涉及影视剧拍摄,负责电影《追凶者也》的纪录片摄影;2017年,王利作为主摄影师拍摄了电影《推理笔记》和综艺节目《十二道锋味》;2018年,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进行网剧开发、广告全案的制作执行,并承接商业广告制作。目前,王利创立了北京宜拍即合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制作了影视剧《追凶者也》《推理笔记》《赌神酒吧》以及真人秀《十二道锋味》《人生不过76000多顿饭-百度外卖宣传片》等作品,取得不错市场反响。

  王利参与拍摄《十二道锋味》节目

  事业小有成就的王利,时刻心系自己的母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有争取每次机会,直面每次挑战,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拼搏才是年轻人最好的状态,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用心做事,努力做好,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王利深情寄语母校学弟学妹道。

  来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