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代码是多少?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毕业生出国是多少?
有网友问:北京大学代码是多少?
答案是:校本部代码是10001,医学部代码是19001。北京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采用单独代码招生。
北京大学校徽校名下面,就对北京大学的办学地点、办学历史、办学特色、院系设置、毕业生去向等作简要的介绍。
一、办学地点和办学历史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PKU)”。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医学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另有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西丽大学城的深圳研究生院。
北大到北医的交通路线北京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在北平复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医学院独立为北京医学院;2000年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又重新并入北京大学;2001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正式成立;2021年北大进入2022QS世界大学排名20强(第18名)。
有“大学堂”标志的北大录取通知书二、办学特色和院系设置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它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大学。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表彰100名杰出贡献人物,北京大学有11位校友入选,占了十分之一多,高居全国高校第一名。
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表彰公示北京大学采用学部制管理方式,有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跨学科类学部等学部。学部之下,再分院系或研究所。例如,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之下,就分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院所。北大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见下表(以2020年校本部本科招生为例)。
北京大学2020年校本部招生情况2020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326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招生代码10001)共录取本科新生3390人,医学部(招生代码19001)共录取本科新生936人。校本部招生人数最多的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计338人;其次是元培学院,录取228人;第三是外国语学院,录取204人。
北大规模最大的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活动三、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情况
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北京大学2019届全部毕业生合计9904人(含医学部2096人)。其中,校本部7808人中,本科毕业生2726人,占总人数的34.91%,硕士毕业生3730人,占47.77%,博士毕业生1352人,占17.32%;男生4109人,女生3699人,男女比例为1.11:1(见下图)。
北京大学2019届校本部毕业生人数及构成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去向以升学为主;其中,国内升学1186人,占43.51%,出国(境)留学818人,占30.01%。硕士毕业生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直接就业3395人,占91.02%;国内升学127人,占3.40%;出国(境)留学181人,占比4.85%。博士毕业生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直接就业1189人,占87.94%;出国(境)156人,占11.54%(详情见下表)。
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去向从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毕业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多数都出国(境)了。2019届校本部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加起来,出国(境)留学人数一共只有1155人,仅占14.79%;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国内就业或升学的。
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部分留学高校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最多的也不是外资或三资企业。就业去向最多的是国有企业,占27.14%;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占18.04%;第三是党政机关,占17.08%(详情见下图)。
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的人数也是不少的:共有429人签约29个省区市的定向选调生和人才专项引进项目;共有75人到国防军工单位就业;共有31人前往部队就业;共有89人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详情见下图)。
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情况结束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大是文科强校,理工科则不太清楚。其实,北大也是理科强校,北大的数理化等理学也是名列全国第一的。“新工科”表现也不错,例如工科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A+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A学科。
2021年7月15日,北京大学还宣布了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新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将着力集成微纳电子、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微纳系统五个重点方向,与国内龙头企业携手支撑和推动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持续发展,力争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局面,助力国家民族复兴大业。
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我们期待中国10001大学能不断持续发展、不断自我超越——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注: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官网及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