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研协同发展

  近期,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四病房张俊蒙团队又一篇SCI文章被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心血管医学前沿》影响因子5.85)接收。这篇题为Success Rates, Challenges and Troubleshooting of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as a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心衰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的成功率、挑战及解决策略》)的文章,旨在总结最新的生理性起搏技术——左束支区域起搏的难点和手术技巧。文内总结了非常实用的9种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操作技巧,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正如其中的一位审稿人所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我认为它对于没有起搏器植入经验的读者非常有用。它可显著降低(左束支起搏技术的)学习曲线!”

  心脏起搏器是许多心脏病患者的救命法宝。心脏起搏器技术临床应用后,拯救了无数濒于死亡的缓慢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使这些患者的寿命不受严重心律失常的影响。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心脏需要时,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左束支起搏是起搏领域又一重大创新,也是目前生理性起搏的新方向,尤其适用于心室起搏比例高且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2021年6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四病房正式成立。作为医院内最年轻的科室,心脏中心四病房始终将临床医疗放在科室发展的核心位置,同时注重科研、教学的协同发展。在科室发展的现阶段,四病房负责人张俊蒙认为在提升临床医疗硬实力的同时也应补足科研短板,努力提升科室医学科学研究水平。

  成立以来,心脏中心四病房始终强调医学科学研究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其内涵是围绕人类身心健康对尚未研究或尚未深入研究的事物进行探讨,旨于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客观规律,获得人体疾病知识和防病治病技术的科学实践活动。医学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医学的未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医学科学水平,促进人类健康。在张俊蒙主任的指导与帮助下,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全科共发表科研文章13篇,其中SCI 7篇(详见附表)。相信未来在医院和心脏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张俊蒙团队的科研能力一定会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心脏中心四病房 张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