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校长张希:求学于吉大,成名于清华,欲带领吉大重返巅峰

  吉林大学曾经是全国化学学科的中心,在前校长唐敖庆教授的带领下,吉大化学系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曾一次增选四位两院院士。然而,后来的吉大却一度陷入债务危机中,面临着办学质量下滑的问题。

  吉大现任校长张希,是吉大第一位自主培养出来的校长,也是吉大化学系培养的杰出人才。他在吉大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29岁便成为吉大教授;

  他师从著名化学家沈家骢院士,又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基础化学的研究中去,四十年如一日,以累累硕果成为国内高分子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他不仅学术造诣很高,对教育学生也很讲究方面,担任吉大校长以来,立足于“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动学校的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张希的带领下,吉大能否重振昔日雄风,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呢?

  

  吉大校长张希

  辽宁本溪,一个以钢铁、化学工业闻名的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1965年,张希就出生在这里。

  建国之后,东三省的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化工产业发达。从小在这里长大,张希耳濡目染间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书期间,他经常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照着课本教的方法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实验。

  1982年,张希以优异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就读于吉大化学系。当时的吉大,是全国化学学科最好的学校之一,名师荟萃,其中就包括有“中国量子化学之父”之称的一代化学大师唐敖庆。彼时,唐敖庆任吉大校长,对于学校的化学学科建设十分重视。

  

  吉大化学学院

  凭借唐敖庆的号召力和对学校化学的帮扶,吉大的化学名师、资源荟萃。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希尽情地沉浸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去。他的学习生涯中,受到唐敖庆先生的影响很大,从他身上学习到了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自己也形成了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这种态度,也成为他一生从事在科学技术上畅通无阻的宝贵财富。

  在吉大,张希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期间师从著名化学家沈家骢院士。毕业前一年,因为表现优秀,张希以吉大和美因茨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身份,获得往德国留学的机会,受到世界著名化学家H.Ringsdorf教授指导。

  在那里,张希见识到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化工技术和完备的教育体系,百感交集。他在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竭尽所能学到更多专业知识。

  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张希决定留在吉大,成为化学系的一名讲师。通过这十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张希已经是高分子化学领域一颗日益闪亮的新星。2年后,张希就晋升为教授,又过两年,就晋升为吉大的博导,此时的他,不过31岁。

  1993年,张希进入吉大的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邹广田院士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后阶段的进修。在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张希如鱼得水,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进行超分子材料研究。

  此后的十年里,张希一直活跃在世界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前沿,对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和功能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屡次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1997年,32岁的张希被委任为吉大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年纪轻轻就成为超分子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相关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去,回馈自己的母校。

  为了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张希在2004年离开吉大,加入清华大学。直到被委任为吉大校长之前,他在清华度过了14年时间。期间,张希的才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提出了多项重要理论。

  

  清华化学系

  整个研究生涯中,他提出了超两亲分子新概念,建立了四种可控超分子聚合的新方法,以超分子策略实现了自由基活性的调控……都闪耀在国际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天空。

  他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高分子领域的研究进程,获奖无数,其中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极具分量的奖项;

  他荣誉等身,身兼数职,是化学家,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也是化学学科的学术权威,担任过学术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也是《高分子学报》等权威期刊的主编……

  2007年,张希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是对他在化学领域研究水平的集中肯定。

  他的一生,一直在勇敢攀登世界高分子化学研究的高峰,并逐渐成长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他的建树,也会在世界科学史册留下重要的一笔。

  

  张希(左一)参加活动

  张希不仅在化学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在学校教学管理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2018年,张希被任命为吉大校长,开启人生新的历程。

  彼时,吉大虽然已经李元元等前几任校长的带领下逐渐走出债务危机,学校综合实力也一度逼近国内前十,但这种综合实力跟吉大的“六校合并”的体量有关,比起唐敖庆校长时期的巅峰时刻,在学科建设上终究还是略显逊色。

  更令人诧异的是,第四轮学科中,吉大竟没有一个学科达到A+,就连曾经最骄傲的化学也仅获得A。

  由在吉大求学、任教多年,又在清华“修炼”过的张希担任校长,外界看到了更多希望。

  张希上任以来,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曾经很强的化学、医学,希望通过这些强势学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吉大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吉林大学

  在张希看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是一群专注于学术研究、诲人不倦的大学问家,培养出高水平、会创新、敢想敢做的学生,建设国家更美好,更繁荣。因此,担任吉大校长以来,张希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高水平教师团队的打造和学生的培养上。

  在张希的带领下,吉大全面实行“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行人才发展机制改革,面向不同的教师群体推出“匡亚明/唐敖庆学者”“鼎新学者计划”“励新计划”等人才岗位体系和计划。

  学校还把“引才”变“请才”,给予到来的学术大师更大的平台和空间,更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吉大找到归属感。

  发扬吉大“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办学传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紧密衔接各级人才政策,为学生施展才能创造更大的平台。

  

  张希在学校演讲

  今天,张希已经是国内高分子化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带着吉大重振昔日雄风。面对国内各大兄弟院校的竞争,吉大和张希任重而道远。

  然而,成功没有捷径,张希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一点,在他成才的过程中深有体会。

  张希回忆起年轻时在吉大求学,有幸受教于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院士。在教授“高分子标度理论”的课程时,唐敖庆院士所用的课本是诺奖得主德然纳的专著。但他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了然于心,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讲得通俗易懂,透彻明了。

  经过交流,张希才知道,唐敖庆院士做学问从来不怕吃苦受累,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去研读这本书,甚至根据里面的内容自己去推演整套理论,直到把它全部吃透。

  这种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在张希后来学习、做研究、从事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他今天在管理吉大的过程中用到的管理哲学。吉大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同样不能操之过急,一步一步往前走,总要一天能到达想去的地方的。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官网《张希: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接续奋斗》

  【2】科锐新闻《“化学大家谈”——庆祝中国化学会90华诞系列高端学术论坛活动之张希院士》

  【3】清华大学官网

  (本文内容作信息传播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照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