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3岁结缘丹麦,为圆留学梦重读高中,37岁考上哥本哈根商学院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76位真人故事

  我是丹麦萱萱,广西桂林人,现在丹麦定居。

  因为早恋,我曾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33岁嫁到丹麦以后,深植于内心渴望求学的种子开始发芽。于是,35岁的我走进了丹麦的高中课堂,和一群相差十几岁的北欧人成为了同学。

  为了能申请到哥本哈根的商学院,我每天凌晨2点才睡觉,只睡3、4个小时,再赶去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37岁那年,我终于走进了理想的学校。

  

  (2004年,深圳中心公园练瑜伽)

  1977年,我出生于广西桂林农村,家里六个孩子,我排行老五。上面有一个姐姐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我这个排序很尴尬,因为父母有了这么多的孩子,到我这里已经麻木了,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我。所以,从小我都是放养,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

  好在我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不用父母操心,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一直不错,老师都认为我可以考一个好大学。

  

  (1995年,高三在桂林临桂区)

  可世事难料,进入高二后,我早恋了,成绩直线下降,最后高考失利,只考上一所普通院校。

  1998年毕业后,我就南下去了深圳,几经周折,加入了全球顶尖的汽车品牌公司。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5年,因为工作性质,我需要频繁参加国内很多城市的车展,工作非常繁忙。由于不能按时吃饭,后来患上了慢性胃炎。

  虽然我从小就注重健康和营养均衡,但是也抵挡不了作息、饮食不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为了改变身体的这种状况,我更加有意识地给自己补充营养,尽可能地调整作息,适当运动,三餐按时吃。

  

  (2004年,深圳工作照)

  当时恰好深圳有一个表妹,她的身体柔韧性非常好,让我十分羡慕。再加上小时候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教瑜伽,那时候就很喜欢。于是我决定体验瑜伽。

  我报了各种培训班,也跟了很多不同的老师,几年下来,我自己做了一套课程。2005年,我就和深圳早期比较知名的几位老师和机构,一起去北京参加了当时的国际瑜伽博览会。

  这是我第一次与世界各地的瑜伽同行交流,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瑜伽的国际交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4年,我和印度的瑜伽老师马尼拉在深圳)

  北京之行,我深知自己的英语比当时的很多知名老师有优势,但是如果想要做到深度的交流,还是有很大距离。于是回到深圳以后,我报班学习了一年的英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一年后,挪威当地的瑜伽同行发邮件告知我一个资讯,一家新开的瑜伽馆,有意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各邀请一位瑜伽教练到挪威授课交流一个月。

  要求能用英语和会员简单交流,挪威同行朋友推荐了我,我很开心地接受了。

  

  (2005年,在深圳福田区,带领企业员工练瑜伽)

  那个年代,很多瑜伽教练都是从舞蹈队和国家体操队退役转型过来的,她们的身体条件很好,瑜伽动作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了,可文化课方面比较缺乏,所以既懂瑜伽又会英语的人还真的不多。

  其实我当时的瑜伽造诣并不深,但是我的优势是略懂英语。最接地气的来源,还在于我是从一个没有任何运动、体操和舞蹈基础的身体僵硬的瑜伽体验者,通过专业学习,慢慢成长成专业瑜伽教练的。

  

  (2006年回老家桂林)

  挪威之行,为我打开了通往欧洲的瑜伽大门。从这以后,我又陆续接到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邀请,慢慢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瑜伽和旅行圈子。

  在2006年第一次受邀去挪威开展瑜伽教学期间,为了丰富瑜伽之外的生活,我开始练习山地车骑行。

  每天很多骑行爱好者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在相同的路段,我大概一共骑行了十几天。可就是这十几天,我遇到了现在的先生,一个来自丹麦的音乐家。

  

  (2007年意大利教瑜伽之余四处走走)

  因为每天都会在路上碰到,出于礼貌就会相互问好,并有短暂的交流。由于他的经验比较丰富,会教我一些骑行过程中避免危险的方法。

  聊天中得知,他当时是在挪威度暑假,是一位资深的骑行爱好者,参加过很多业余比赛。在一次比赛中,曾经三人同时从山坡上摔到坡底,出了意外住院手术,休养了大半年的时间,但这也没有让他降低对骑行的热爱。

  我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有缘千里来相会”。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人生中的某一天,某一个路段邂逅,擦肩而过的时候,相互微笑、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开启了一段奇缘。

  

  (2007年在威尼斯,工作之余)

  后来我每年都会去欧洲,慢慢地我们对彼此有了更多地了解,他也会飞到中国来看我。

  就这样,我们交往了4年多,2009年底,开始考虑要将关系进一步升华。

  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我去丹麦还是他来中国。后来经过慎重抉择,还是觉得我去丹麦比较合适。

  在此之前,我们决定一起去挑战一次长途旅行。因为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适合自己,就和他去旅行。

  

  (2009年北欧徒步野外露营)

  2009年,我们相约去北欧的国家公园和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徒步露营。

  我当时是在瑜伽和运动的高峰期,看上去非常精瘦,其实身上都是非常柔美的瑜伽式肌肉线条。虽然体重不到50公斤,但负重25公斤的大背包,每天在野外行走6-8小时,也很厉害了。

  原始森林里没有补给的地方,所以背包里装满食物、炊具、帐篷和睡袋等。一路上,我们还几乎每天都要光脚趟过冰冷湍急的河流,也走过厚厚的雪地,说实话,很考验体力、毅力。

  

  (2009年北欧徒步,负重前行)

  毕竟两个人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徒步旅行以来,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矛盾很快就显现了。

  印象最深的是爬山。虽然我之前在深圳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安排一天去登山,但没有过这样负重25公斤背包徒步、爬山的经验,所以我担心体力不支和肚子饿,总想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再休息。

  而他却喜欢边爬边欣赏风景,并希望我也和他一样,可以随时停下来,一起享受身边的风景。所以他不停地和我聊天,问我为何不停下来?

  为了保存体力和结合瑜伽呼吸法,我选择少说话,只想上了山再停下来看风景,他却以为我生气了。

  

  (2009年徒步过程中用冰冻的山泉水洗头)

  他越问我就越心烦,他就越发以为我生气了……不同的运动习惯和文化背景,争论和误会是在所难免的。每次不愉快或吵架过后,我们都会沟通,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也会很快地和好。

  本来他准备的是一个月的食物,可他没想到我很能吃,行程还有几天,食物却不够了。森林里水是足够喝的(山泉水),可没有卖东西的或者可以果腹的东西。

  而我有一点小毛病,饿了会情绪低落,还容易头晕、低血糖。当他发现食物不多的时候,就吃得很少,把剩下的食物都留给了我。

  

  (2009年在北欧徒步过雪地)

  后来,好不容易走到挪威一个小村庄的驴友汇集地,有卖东西的,可是我们没有挪威的克朗,他们又不要丹麦的克朗,也不能刷卡。最后只买到2条现熏的鱼,很快就被我俩吃光了。

  晚上的时候我肚子很饿,只能早早躺下了。他去了驴友公用的厨房,发现餐桌上放着其他驴友的饼干,为了我,他居然偷偷拿了两块饼干回来,我当时非常感动。

  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怕我挨饿,他是不会去拿别人的东西的,哪怕是别人不要的东西。

  应该说我们是不虚此行,徒步的一个月中,我们了解了彼此的性格、习惯,学会了接纳磨合。

  

  (2009年徒步在挪威驴友聚集地)

  旅行结束后,我们一起过了圣诞节,第二年春夏交替之际结了婚。

  要在丹麦生活,学习语言是必需的。他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丹麦语,经常邀请朋友亲戚同事来家里和我互动,陪我读书,和我讨论各种议题,了解文化历史,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圆在丹麦留学名校的梦想,在进入当地免费的语言学校学习之前,我还拜访了大部分的大学院校,详细地了解录取条件。

  我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申请的大学和专业,都是要求很高的,原有的国内学校经历无法被录取。

  

  (201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决定要在语言学校考到最好的成绩,然后凭着高分去申请当地高中,然后用高考分数去申请上大学。

  我是一个做事很专注且有毅力的人,一旦定下目标,即便跪着都要实现。这一点我非常自信。

  于是在35岁的年纪,我重新走进丹麦的高中,用丹麦语重新学了所有科目。一年的时间,学完了所有课程,除了丹麦语,其它科目我在国内20年前就学过了。

  

  (2012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参加皇家音乐会)

  但要用丹麦语言和丹麦的方式和思维去读书考试,其实也是很有难度的。在丹麦,不管哪一科目,都有笔试和口语答辩两部分,即便是数学或生物课等科目也不例外。

  尽管如此,我还以很多科目拿到了12分的满分,取得了平均分全班第二名的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还成功被哥本哈根商学院经济与项目管理专业录取了我。

  2014年,37岁的我走进了丹麦的大学课堂,成为系里年龄最大的老外。

  

  (201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郊区俱乐部,小试“飞鸟驾驶”)

  我的专业是经济与项目管理,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家庭背景或经济都是非常不错的。他们视野开阔,目标感很强,也很有野心。

  丹麦的大学,很多的小组作业和项目需要一起沟通交流并共同完成,还要和其他小组pk和答辩。

  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我比他们多花了几倍的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然后吃点早饭匆忙去赶巴士火车地铁。

  晚上回家的时候,因为缺觉,我经常会在火车上睡过站,然后再坐回来。很多国内的朋友都说我是学霸,丹麦的家人戏说我是爱因斯坦,其实我知道自己是在用有限的生命和热血,实现梦想。

  

  (2018年6月,协助大使馆和文联在丹麦举办摄影展)

  2017年顺利地毕业了,我非常开心。可因为这几年的苦读,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稍有浮肿,同时考虑到自己已经40岁,就决定暂缓继续深造的想法。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大部分家人都在中国,我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如果国内家人有什么事情,我都能做到说走就走。

  所以我想拥有自由的时间,健康的身体,于是就在丹麦开了一家瑜伽工作室,针对私教和小课。

  很多人不理解,如果只是开瑜伽工作室,我没必要浪费如此宝贵的时间在丹麦读大学,可我不这样认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18年6月,中国的端午节,在丹麦协助开展首届龙舟节)

  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企业管理、活动的策划与预算……而且丹麦的大学和当地的企业联系特别密切,让我在创业过程中夯实了很多基础。

  从2000年自己23岁才开始体验瑜伽,我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教材,和学员交流也更接地气,大家都很喜欢我。

  和学员接触多了,我发现很多人对瑜伽都有误解。感觉瑜伽就是高难度的动作,能倒立,能下一字马,能把身体软得像条蛇……还以为身体条件好,才可以练瑜伽。

  

  (2018年8月,带团队参加哥本哈根国际瑜伽节)

  其实不然。瑜伽不是体操,不是舞蹈,更不是杂技和秀场。瑜伽是我们与自己身体和心灵对话的载体,是服务于生活和工作的。

  它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好,心情变得舒畅,工作更轻松自如,更有精力。

  现在我的瑜伽私教课比较多,也衍生出健康产业,比如:营养搭配、营养补充还有瘦身塑身产品等。

  

  (2018年,瑜伽运动北欧锦标赛,我作为男女冠军的颁奖嘉宾和赞助商)

  人的一生很短暂,能把爱好和工作相结合,实属不容易,而我按自己的意愿做到了。

  我虽然是一个非常内向少言的女孩子,但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喜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

  所以,丹麦大学毕业后,我曾协助大使馆组织了中国文联在丹麦的摄影展,以及丹麦的第一届龙舟节。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丹麦人脉关系,寻找合作方,整个策划执行全程亲力亲为。

  

  (2018年10月,我创立了丹麦—中国运动文化协会,吸引了很多人)

  2018年10月,我还在丹麦创立了 Danish-Chinese Sport & Culture Asocciation“丹麦-中国运动文化协会”,并组织了全民健步日和皇家音乐会等,每次都是80-90人参与,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牵头带动大家运动健身,促进当地文化交流,我觉得这样的事很有意义。从去年开始,和我一样热爱公益事业的伙伴们越来越多。

  同时也吸引了不少老师,坚持每周六为协会的会员和朋友们免费教授各种运动和娱乐课程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热爱健康的行列里来,丰富了我们在海外的生活。

  

  (201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组织全民健走)

  随着中国与丹麦两国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我愿意做交流使者,把我们的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为全人类做贡献。

  我也希望未来在健康这条路上,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口述:丹麦萱萱】

  【编辑:目成】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