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个孩子”:父母对孩子“正面管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文/学乃身之宝

  近日,一则"老人被狗绳绊倒后不幸离世"的新闻,引网友热议。

  很多人的关注点在12岁小女孩身上,因为她是当事人(事件定性为意外事件,小女孩是未成年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会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没经主人同意,牵走邻居家大狗,且在遛狗的过程中,她没拿着狗绳,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女孩发现老人倒地后,选择迅速离开现场,连狗都没要,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满。

  于是,网上有人说,这又是一个熊孩子惹的祸。

  当未成年孩子做错事时,很多人,特别是家长,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替孩子的行为推卸责任。就像新闻中小女孩的行为,也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害怕,她才选择离开,毕竟还是个孩子。

  确实,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孩子惊慌失措也是正常的,但私自解开别人家狗的狗绳,这也是不对的。

  其实,我们身边的熊孩子有很多,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呢?

  答案是,家庭教育是主因。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正面管教”这个角度来说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1.正面管教,源于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理念

  正面管教的主要理念是,家长对孩子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其宗旨是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这也是阿德勒提倡的教育理念。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为孩子创造一个持续鼓励的环境,培养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责任感、有自主感以及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比如,针对孩子出生顺序所引起的正面、负面影响,家长要对不同的孩子给出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教育的有的放矢。

  对于熊孩子的出现,绝大多数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他们把溺爱当成了爱,把纵容当成了自由,而这是和正面管教背道而驰的。

  阿德勒认为,导致儿童形成错误“人生意义”的做法是因为家长过于放纵。因为孩子习惯将自己对他人的期待理解成一种命令,自己无须努力就能够受到上帝的娇宠,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认为,自己天生与众不同。这就是家长溺爱的结果。

  2.家长的溺爱,源于过度的自恋

  前面说了,被宠坏的孩子,会成为熊孩子,那么,为什么家长会溺爱孩子呢?

  其实,这是人自恋本性的体现。

  阿德勒认为,一般来说,母亲都认为子女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子女,她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自己可以主宰生死。所以,她会觉得子女是自己完成的一件作品,这里蕴含着一种优越感。

  如果孩子被外界否定,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于是会极力地为孩子开脱,以保护自己的自恋和优越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母亲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自恋,但后果势必会宠坏孩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孩子很难独立,也很难学会和他人合作,所以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与其保持“距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做好“分离”,让孩子学会独立。

  比如,适时(一般是三岁后)让父亲参加到孩子的成才过程中,以引导孩子对社会生活产生兴趣,并喜欢和其他孩子、朋友或亲戚等人交往。

  其实,那些喜欢惹事的熊孩子,有些是纵容导致的,有些是孩子在吸引妈妈的注意,渴望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而这就是因为妈妈和孩子过于亲密。

  3.正面管教,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需要父母一起完成的,各自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母亲在孩子三岁前扮演重要的角色,满足孩子无条件的爱之后,还要做好与孩子的“分离”,即身体上的独立和心理上的独立,这个过程很漫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父亲则是在孩子三岁后,发挥着重大作用,即让孩子进入到社会中,教会孩子遵守社会规则。

  正面管教,就需要父母完成各自的任务。

  当然,这个任务也不用分得非常清楚,只是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一起参与。

  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爱,但这种爱是平等的。

  也就是说,孩子要意识到别人也是值得爱的,自己并非是上帝唯一的宠儿,这样,孩子就会懂得尊重他人。

  其实,很多熊孩子惹的祸,就是他们忘记了别人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心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

  其次,让孩子学会合作,具有社会责任感。

  阿德勒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所有生命的意义,都应该是对他人的贡献和合作,而这也是正面管教提倡的核心。比如,家长多留心孩子的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孩子与他人合作。

  再次,父母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正面管教的最好体现。

  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是父母恩爱,认识到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很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忽略了孩子爸爸,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会无形中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核心,有种独特的优越感。

  另外,父母应该多多引导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很多父母习惯强制孩子做事,忽视孩子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正视错误,而这需要父母做出榜样。因为父母能够正视错误,孩子才能明白错误是自己学习的好时机。

  总之,熊孩子之所以那么多,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包括父母没有原则的溺爱、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缺少正视错误的勇气等等。

  正面管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教养,是从教育开始的。

  家长们要记住,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自己好看了,孩子才耐看。

  想成为“好看”的父母,可以学学洛克菲勒,他把自己的优良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都传递给孩子们,打破了“富不过3代”的铁律,让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延续了6代。

  优质的家庭教育,才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