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关于利用信息网络解决中小学教育不平衡问题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教育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一、凝聚多方合力,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2018年12月,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推动学校网络接入和提速降费。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网络接入率达100%,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比例达99.92%,98.3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网络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7批电信普遍服务,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实现网络通达,优先覆盖农村学校、卫生室、村委会等公共服务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着力通过互联网手段助力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中央财政通过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强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地方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短板,逐步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四是加强对“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的精准帮扶,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送培到家”和捐赠活动。组织三大电信运营商和有关企业对接贫困地区需求,向新疆、西藏、云南楚雄、甘肃甘南等地捐赠教育信息化设备、资源及服务等,总价值超4亿元。

  二、加强资源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接入各级平台221个,其中32个省级平台全部接入。通过体系枢纽环境,将优质资源便捷推送到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免费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助力农村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2020年2月,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截至2021年5月,云平台浏览次数26.27亿,访问人次20.09亿,用户覆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区、市)及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有力保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位学生“停课不停学”。三是持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年均参与教师数423万人,年均参与学校数近20万所,总计晒课2012万多堂,逐步形成了“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良好氛围。四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通过网络和卫星免费将资源推送到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三、加大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一是2019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2020年初,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在线教学前置培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师训资源开放共享工作。二是组织遴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7家单位与“三区三州”对口支援地区中小学校精准合作,打造适合当地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示范校与骨干教师校长队伍,定向帮扶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组织开发25项“教师在线教学攻略”,通过“教师培训者联盟”公众号发布供教师选学。四是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项目,主要覆盖广西、四川等7个省区的50个县,为3.5万余名教师开展了相关培训,进一步提升当地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撑人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五是开展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研究,启动师生信息素养测评,掌握我国不同阶段的师生信息素养发展情况,促进各地各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下一步,教育部将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和5G应用落地,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覆盖,支持完善学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共享。大力推进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继续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和引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