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教学|如何解决英语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听不懂”的难题?(王建平)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不仅“接受”知识,还要通过“反思”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认知和教学实践。反思亦是实践者与问题情境的对话。因此在参加学术讲座时,教师要注重对新概念的理解及其与教学的实践关联,帮助自身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换;教师完成学术讲座的学习后,开展实践就是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换。

  教师在学习一种新理论、一个新概念时应适时关联自身的实践经验,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反思自身经验、发现有效经验,更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术性知识的深层理解,促进教师将学术性知识、理论性观点行动化与策略化,从而实现对讲座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实践转化。

  例如,新版义教课标提出“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课程理念。相比于“教”“学”而言,教师对“评”认识与理解是有困难或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评”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理解“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如果要关联自身教学实践去理解这一理念,可以先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否有“评”的活动,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是否贯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等等。针对课堂学习评价,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各种形式的贴画、小奖品给学生。发贴画或小奖品作为一种评价活动,到底是在评价什么?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即时性评价吗?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种评价活动吗?除此之外,哪些教与学的活动又可以从评价的视角分析?唯有关联教学实践,教师才能更清晰理解什么是“教” “学”“评”,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什么是“一体化”,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优化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经验性,然而,真正的经验不仅来自实践,更来自实践之后的反思。在参加学术讲座之后,教师将讲座中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与自身实践密切关联的同时,将学术讲座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调查结果表明,26.85%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将讲座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13.89%的教师认为“所讲内容离自己的教学差距大,不好实践”。如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也是专题培训亟待解决一个“痛点”。

  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教师缺失后续的跟进学习。由于缺乏跟进学习,教师无法有效内化讲座中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缺少有效的行动,自然也就很难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解,更难于将其转化为教学自觉行为。

  在学术讲座后续的实践关联跟进中,笔者建议教师将学术讲座中的重要观点、方法与策略等核心内容进行案例诠释、课例研习。课例研习就是以课例为载体,用学习的相关理念或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消化、吸收此理念,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最终形成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课例反思过程。通过设计课例、实施课例、反思课例的课例研究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直接而有效地在实践中应用理论。

  总之,教师要比学生更善于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参加学术讲座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在听讲座时,教师需要在关联中反思,不断突破原有认知结构,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在新旧教学理念或教学思路发生碰撞时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新概念所蕴含的教学原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原有知识经验,积极回应学术性知识,从而丰富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解,将观念融入教学计划并转化为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实现自我指导与自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