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幼教产业,房地产商如何赢在”起跑线“上?

伴随“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为了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这个基本民生问题,教育部发布促进学前教育发展计划,确保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随之幼儿教育行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教育与地产有着天然的连接属性,房产商开始了他们的多元融合之路,纷纷布局幼教产业。现在我们从这些房地产企业中,看一下他们是如何跨界幼教产业的?

什么在驱动地产商跨界幼教行业?

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存量资产达到2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且近十年中,每年房地产土地开发面积的增加始终大于销售面积的增加。换句话说,房地产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去库存的问题。另外,房地产商依赖其传统商品房销售的营业利润率自2010年来基本呈逐年下降颓势。

房地产商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教育资源作为社会的刚性需求,是每个家庭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学前教育更关乎着孩子的未来。

教育地产的角逐已在房企中展开。2015年,阳光城进军幼教行业,成立幼教子公司,收购师汇优创48%股份,目前旗下拥有200余所幼儿园;阳光城从幼儿产业延伸到更多的教育领域,最终形成完整的幼教产业链,与房地产主业相辅相成。是希望幼教产业一方面能够为住宅和社区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能够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增加利益增长点,提高集团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2017年,万科发布教育品牌“德英乐”,目前,万科已经在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若干所。其中在上海布局的学校,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类别最全,可以说是万科教育的老本营。

2017年,碧桂园旗下博实乐教育集团赴美上市,拥有64所学校,其中包括42所幼儿园;2017年,保利布局幼教领域,计划在3—5年内逐步储备并创办100所幼儿园。而恒大教育以恒大幼儿园的开拓和运营为核心业务,迅速走进诸多城市……

通常来看,各大地产集团布局教育的模式主要包括:合作办学模式、第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合作托管办学模式、股份合作办学模式等。作为国内供需不平衡的两大领域,地产和教育,“地产 教育”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解决家庭频繁追求“学区房”的问题,也为地产公司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新时代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带动增长

而相比于传统房地产开发的重资产模式,存量房市场更看重企业的运营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其天生具备的轻资产属性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此之前多数开发商在开发项目时,签约或引进城市中已有的重点名校,但这是一个不能确定的结果的过程,因为这事能不能成,完全取决于名校的态度。但“教育 地产 教育综合体”的出现,即以租赁给教育培训机构&早教机构等为主要模式,形成新的围绕教育的综合体。

如万科所实行的社区商业 教育模式,是在自己所属的社区里打造四点半学堂,主打的是素质教育启蒙,目的是解决万科社区及周边小区儿童的体制外教育需求,从而带来新的机会,也变相的解决了家长的刚性需求。具体来讲,万科社区营地专注于4-12岁孩子的持续成长,是家门口的专业素质教育基地;城市营地是社区营地的教育进阶和出口,旨在为13-18岁的孩子提供素质教育。

如何抓住人流,激活整片商业区?

长期以来,购物中心的主要流量都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爆发。工作日流量不足,儿童业态的问题尤为显着,存在着客流吸引力较低、会员维护难、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如何抓住人流,激活整片商业区?儿童业态发展探索点“购物中心 教育”,由于中国有近3亿的儿童,二胎开放的红利以及90、95后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高投入,促使儿童业态将朝全产业链多维度发展。

而万达旗下早教品牌“万达宝贝王”,依靠自己的商业地产支撑,可以硬性规定必须入驻,快速铺开,着重研发儿童综合业态,并与赢在起点、泡泡少儿教育、芝麻街英语等众多儿童教育业态布局品牌进行厮杀。

在儿童项目方面,如通州万达的宝贝王分为上下两层,包括有海洋球、游艺电玩、沙滩、烘焙制作等100多个项目,到2020年,万达宝贝王将在全国开业200家乐园,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儿童娱乐品牌。对于客流量问题,据万达宝贝王通州店负责人介绍,万达商城每天的客流量在11万左右,宝贝王每天的客流在6000-8000人左右,节假日人数会突破1.2到1.3万。高客流带动线下门店营收,据了解,2018年万达宝贝王收入达20.8亿元,同比增长44.3%,新开业69家宝贝王乐园,早教50家,年度总客流1.99亿元,同比增长了36%。

手握大量资金的房地产们,拥有创办幼教产业的天然优势。进军早教行业,住宅地产商依托地产资源开展“幼托早教”业务,业地产商充分利用市场内客流。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规模将有多大,最后的结果只能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