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长提议《荷塘月色》从课本里删掉?只因这8个字被指“不健康”

  原标题:家长提议《荷塘月色》从课本里删掉?只因这8个字被指“不健康”

  从《虹猫蓝兔七侠传》到《奥特曼》,再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黄忠的技能图,“万物皆可举报”的家长,这次终于是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手了!这篇传承了很多代人的“散文启蒙”之作,难道真的要消失在课本当中了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将是多少人的遗憾。

  究竟家长们为什么要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本上的“钉子户”下手呢?原因竟然是因为“好像刚出浴的美人”这8个字!

  《荷塘月色》在课本中那句“熟读并背诵全文”,成为了多少人学生时代“痛苦”的回忆,而如今我们的孩子虽然可能再也不用承受我们当时的“痛苦”,但是总是感觉不能领略这篇神作,是孩子们的缺憾,而现在的孩子已经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缺憾了,作为“过来人”来说,真的不想这样的事儿再发生。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抒情散文,算得上是孩子们在散文载体的认知起点,以这样高质量的散文作为学习的起点,可谓是孩子们的福气。整体行文温婉疏阔、娓娓道来,随意节选一句,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修辞构成都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就如同我所引用的这段:

  “光如流般,静静地泻在这叶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叶和花仿佛在乳中洗过样;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天上却有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睡也别有风味的。”

  每一个字、词都恰如其分的出现自己该出现的位置,没有过多的辞藻堆砌,也没有采用那种大气磅礴的行文方式,而是采用那种娓娓道来的写作手法,却又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用的比如的手法如同教科书一般,是那种真真的可以让学生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学到散文内涵的文章。

  不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诞生之初,就是在争议中度过,先有叶圣陶对文中引用《采莲赋》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背景的质疑,又有余光中对文中过多次数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冗繁的批判,认为过多描写“美”的词汇出现,反而显得不美……能够以一篇文章吸引这么多的文坛泰斗的质疑与讨论,便已然可以得见这篇《荷塘月色》在中国文坛史上的影响力。

  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读者认知的不同、文化水平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读起来都会有不同的评判与感悟,也正如朱自清自己所说的那样: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无论这篇文章在文坛经历多少修改与质疑,我们不能否认的应该是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孩子学习修辞手法、了解抒情式散文写作形式、中国文字语言的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我们应该要问的是作为一篇可以对学生有如此帮助的文章,究竟是为什么要被举报呢?

  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被举报,就坏菜在“好像刚出浴的美人”这8个字与举报家长的价值理念“八字不合”,家长认为这句话放在课本中,对三观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是不好的诱导,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好的联想,会带坏孩子。

  回归到这八个字来看,从古自今,都有描写类似的诗词传世,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所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皆是形容女子美好的词语,正所谓心不正,鉴则斜,持心不正,又将自己摆在好似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举报,也只能让自己沦为笑话。

  其实我们已经不只是一次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事儿,因为这样的言论,《葫芦娃》《黑猫警长》等优秀国漫被举报下架,让00后只能在“动物低幼行为”中度过,已经可以说是造成了童年的缺憾,真的如同这句比较流行的话一样:人的思想是脏的,看什么都是脏的!我们应该如顾城所说的那样,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就寻找光明,这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引导。

  孩子在学习接触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偏离我们预想的轨道,但这样机率几乎可以说是万分之一,与其我们纠结这样或那样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让这篇或那篇文章“滚出”课本,纠结某些内容是否应该举报,倒不如多花些时间,以课本为基础,为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比如,《黑猫警长》中的有些片段是会有些血腥,但这些并不是这个作品的内核,黑猫警长的机智勇敢才是我们应该向孩子传输的,《荷塘月色》被举报的8个字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向孩子做出最为正确、正能量的引导,而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封堵。

  站在家长角度,我们也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做法,他们在极尽自己所能地为孩子构筑一片净土,任何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污秽”,他们都是以绝对清除的态度处理,决不能让自己心中的最为完美天使有一点点瑕疵,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也导致了家长在对待类似问题的“急功近利”。

  但是现代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相长”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放低姿态,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能从孩子的课本知识中得到成长,才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些时候也是双刃剑,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所谓“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因素时,我就该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千方百计“堵”反而没有好的效果,倒不如也效法古人改“堵”为“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