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孝立国,官员的孝行受到各方重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先民最终选择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更有经验的老年人受到关注,“尊老”成为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思想文化。

  

  宋朝以孝立国,官员的孝行受到各方重视,孝成为官员德行的判断标准,如何孝成为摆在宋代君臣面前的问题。

  为了更好满足官员赡养父母的需求,宋代君臣总结历代经验,设置了符合现实需要的侍养政策,侍养制度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代制度的发展不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同时也享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宋代印刷术的普及与进步,进一步降低了民众接受教育的门槛。

  宽松而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思想家乐于著书立说,传播思想,宋儒开启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

  

  不同思想的碰撞使得宋代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每位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孝道观念、为官原则、统治思想也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要求。

  01“移孝于忠”的孝道观念

  唐代中后期及五代的混乱格局,使得时人极为推崇贞观、开元时期的繁荣局面,“祖宗”不仅是祭祀的对象,更成为效法的标准。宋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祖宗家法。

  祖宗家法兼容并包地将赵宋“家法”与“国法”融为一体。这种混融,在君臣关系方面,突出体现着“父子”价值行为模式,向“君臣”价值行为模式的转换。

  

  终宋一代,宋朝统治者都在与并存政权斗争,长期的对抗形势,使得政府对外加强防御,对内强化思想统治。

  忠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观点之一,五代以来臣子弑君登基的现实,严重破坏其思想内核,孝在此时成为统治者的最佳选择。

  统治者用孝稳定秩序的同时,强调孝的教化作用,移孝于忠也成为宋代孝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一。

  宋朝统治者大力推广崇孝文献,《孝经》的地位更加突出,不仅御笔刻写,而且命令大儒撰写注疏。土大夫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参与道德秩序的建设,积极解读《孝经》。

  

  宋朝官员选拔要求德才兼备,孝的作用格外大,成为考核标准之一,因孝得官、因孝升官、因孝减罚的情况数不胜数。

  北宋中期,政府大兴学校,《孝经》成为学校的教材,明确规定不许“隐忧匿服”者,“行亏孝弟”者入学。

  宋代统治者将孝纳入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中,孝和忠的联系更加密切,以此达到教化万民、加强统治的目的。

  印刷术的进步,便利了书籍流传,相当多的读书人热衷于撰写文字,在科技进步和人才充足的双重作用下,出现数量众多的劝孝文献。

  

  孝是民间读物的重要主题,劝孝诗、劝孝文等如雨后春笋。为政一方的官员在此影响下,积极撰写劝谕文章,孝成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此类文章数量众多,对教化一方百姓意义重大。

  在浓厚孝文化的影响下,官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如何赡养父母成为摆在统治者和官员面前的难题。

  宋代统治者吸收前代经验发展侍养制度,侍养官员获得了一定的优待,摆脱了回避法对差遣的限制。数量众多的侍养方式,使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方式照料长辈。

  官员的实际行动成为本家、本族、本地区的榜样,被记录在家训、族谱、乡约中,既有孝文化的熏陶,又有实际行动的引导,官员的侍养制度向前发展,影响深远。

  

  孝的教育贯穿宋人一生,在此影响下,官员格外重视自身孝行。

  宋代统治者虽然推崇孝,但并没有因此降低对忠的要求,多次强调忠的核心地位,统治者对孝的提倡,仅仅将其作为忠的补充。

  统治者虽然也重视孝,但是更关注政治的稳定,不希望官员随意离开岗位,因此需要一种满足双方需求的机制。

  多样的侍养方式既能满足官员的需求,助其完成赡养长辈的义务,又可以使相当数量的官员继续任职,减少政府人才流失,兼顾官员和统治者的需求。在崇孝思想的影响下,申请侍养的官员数量众多。

  

  在“移孝于忠”观念的影响下,统治者重视官员的具体孝行,积极推动侍养制度建设。

  02“养亲不择禄”的为官理念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孔子拓展了朴素的孝道观念,子路进一步提出“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的思想。

  贫困的读书人为了更好照顾亲属不应当计较职位、俸禄等外部因素,尽快为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赡养父母是人子的义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因此俸禄成为身处窘境的名士选择任职的主要原因。

  

  担任官职既可以光宗耀祖为父母提供精神激励,又可以用俸禄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水平,“养亲不择禄”成为宋代官员初入仕途的重要原因。

  “养亲不择禄”的理念成为宋代士人的共识,基于为长辈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读书人纷纷出仕任职。

  康定元年(1040 年),蔡襄在送别陈师回赠文中写道:“古之人有以亲故,不择禄而仕者,而师回之禄足以充其养”,高度称赞陈师回因便于养亲,而前往福州任职的行为,将陈师回的赴任原因归结为侍养。

  

  担任官职虽然可以为亲属提供物质保障,但是繁杂的事务,使得官员可支配的时间急剧减少,官员对亲属的赡养,往往落在妻子甚至仆人身上。

  自古以来,孝文化就讲求乐养,认为子孙不仅要为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也要保证父母的精神生活,承欢膝下成为乐养的最好总结。

  因此,立志侍养的官员在有一定经济能力后多选择弃官归家。将自身任职理念归结为养亲的官员更容易选择弃官的方式,以便回乡赡养父母。

  官员的随意离去,不仅给官员的继任造成混乱,甚至影响机构、地区的稳定运行。为了方便官员照顾父母,宋代统治者积极发展侍养方式,规定官员的侍养流程,保障侍养的有序进行。

  

  举荐人才是宋代官员的重要责任,官员往往推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孝行成为考察重点,官员也常用养亲劝说他人担任职务。

  宋代官员中举以后,不一定得到遂心的差遣,但是赡养父母的经济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选择赴任。侍养是宋代士人急需差遣的原因。

  在“养亲不择禄”理念的影响下,官员为了侍养父母会放弃部分利益,因此在统治者驳回侍养申请后,官员会选择折资、降任等方式继续申请,践行自己的原则,“养亲不择禄”的为官理念,展现官员因侍养而带来的种种妥协行为。

  

  赡养父母成为士人任职的重要原因,为了尽快侍养亲属,更是不拘职位,这类官员受到朝野认可,“养亲不择禄”也成为官员高尚情操的表现之一。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官员积极申请侍养,照顾亲属,而宋朝统治者也配合官员的申请,调整政策,健全侍养制度。

  03“天子作民父母”的统治原则

  “天子作民父母”是商周时期形成的政治思想,为后世思想继承、发展,成为帝王奉行的统治原则,要求天子爱护子民,这成为天子统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这一思想更与仁、孝等观念相结合,进一步发展。

  

  《孝经》是儒家学者对孝的总结性著述,其中将孝按照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每种孝都有不同的要求。

  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强调天子对民众的爱护,这既是统治者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教化万民的必备条件。

  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一举一动无不是关注焦点,天子自认为“民父母”,要求民众的孝顺,增强教化作用以稳定统治秩序。

  宋朝立国以后高度赞扬孝,受此影响,不同阶层都产生了对孝的新认识。

  

  宋朝在军事上相对弱势,因而统治阶级格外重视文治,要求在道德上立于不败之地。士大夫同样对天子提出要求,重视帝王的实际行动。

  南宋初期,帝位以禅让的方式传承,高宗禅让之后常居德寿宫,孝宗时时谒见,光宗因不谒见父皇而受到广泛批评。

  宋代帝王的谥号,除太宗外,全部都有孝字,甚至有以“孝”字为庙号的宋代帝王。宋人对天子之孝的要求世俗化,要求具体的行动和表现。

  受到皇帝特殊身份的影响,帝王的具体孝行,更多体现在对母亲的孝,对于父亲的孝则体现在对父辈事业的继承上。仁宗亲政后着手废后,朝野议论纷纷,谏官上章反对。

  

  富弼在《论废嫡后逐谏臣奏》中认为废后“不敬父母”,指出废后和罢免谏官“皆非太平之世所行”,从违反孝道和不利政治稳定,两个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统治者的孝行不仅被作为榜样,同样成为清平世界的象征。

  强化统治秩序是宋代君臣必须完成的任务,“民父母”的身份使得统治者,自带教育民众的责任,统治者强调民众的孝敬,以达教孝求忠。

  “为民父母”的统治者原则,使统治者对官员孝行乐见其成,故此推动侍养制度的建设。“为民父母”的统治原则,同样体现在文书往来中。

  

  宋朝完善的经筵制度,使得儒家思想在统治者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善于纳谏是仁君的象征,宋朝统治者以各种理由、方式求言,指正朝廷的阙失,“陛下为民父母”是臣子劝谏统治者的常用理由。官员也在各种申请中利用“为民父母”通用辞令。

  官员的侍养申请不一定会得到皇帝的批准,上奏的官员只能以情动人,表达亲属急需侍养的情况,因此“陛下为民父母”“陛下方以仁孝治天下”等辞令频繁出现,成为官员祈求帝王应允的说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