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怎么样?值得读吗?

  我们要看一个专业怎么样,得确定一个比较对象,或者说要有可比性。

  首先,不能以985的A专业学生和二本学校的B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因为二者的高考分数根本不同。一般来说,以高考分数为主要比较对象比较有说服力,比如高考成绩都是某生500分左右的两组同学,学了两个不同专业,最后的就业待遇有明显差距,就很能说明两个专业之间的好坏。

  其次,要以大多数毕业生或者普通毕业生作为比较对象,不能以某专业顶尖的学生去和其他专业尾部的学生进行比较。比如用中山大学材料专业前1%的学生和中山大学医学专业后1%的学生进行比较,也很难得出两个专业之间的真正好坏。

  那么小语种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呢?

  

  一、小语种专业(尤其是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普遍录取分数虚高。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竟然高于很多985高校的优势专业,这合理吗?普通人家的孩子选个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大的优势专业,大概率情况下就业会比北外的小语种差?

  

  二、学习过程和专业能力:

  1.枯燥无味,机械,死记硬背,重复。

  2.很多学生口语天生并无优势,后天的教学又缺乏语言环境,专业能力仅仅靠勤奋很难提高。即使是北外毕业,在用人单位需要用到口语能力时,名校的光环依然不能发挥作用。

  3.专业壁垒并不高,除了学历上有点壁垒,专业知识(读写说的能力)并没有很高的壁垒。一个有外国经历的大专生也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

  4.可以说没有专业,只学会了一点语言这个工具,要真正养家糊口,还需要其他技能的加持和运气才可以。

  三、出国深造:比较鸡肋,对有钱人来说学不学小语种不影响出国,出国主要需要money,对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基本免谈。

  四、就业:

  1.就业市场上,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并不稀缺,近几年毕业人数过剩比较明显。另外很多跨国公司的员工的通用语言反而是英语,只会一点语言,而没有其他专业能力支撑,在国际化企业中很难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2.这个专业顶部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人才,瓜分了这个专业本来就不多的优质就业资源。其他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下限很低。

  3.进外交部或者做高级翻译,对99%的学生来说,只是个传说,且驻外的工作也很辛苦,待遇并不理想。

  4.国企私企驻外翻译。男士优先,比较辛苦,属于企业的最底层员工和边缘化的角色,谁都可以使唤,大多属于劳务派遣性质,除过日语,其他语种大概率会被派到非洲和拉美,条件比较艰苦。

  5.普通翻译,受人工智能和翻译软件的冲击很大,翻译软件更方便更省钱。对小语种的本科生来说,普通生活中的翻译不需要你,高级的翻译你也做不了,也不需要那么多。

  6.公务员和其他事业编:很少有小语种专业适合的岗位,且对女生极其不友好。

  7.大学老师:高不可攀,必须学到博士毕业。

  8.中学老师:岗位寥寥无几,大多还是私立学校。

  9.培训机构:朝不保夕。

  10.大多数毕业生的出路是:转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11.薪酬待遇:比较低,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看了有些外国语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似乎薪酬也不错。比如北外,平均工资甚至上万,这怎么解释?是劳务外派和驻外的人员(中字头央企、使馆等)给平均上去的,这和小语种之间关系不大,是外派人员的基本工资,或者说,外派的员工不管是学土木的还是学电气的,基本都是这个收入,而小语种专业在外派上比较扎堆,所以薪酬看起来也很乐观。北外的毕业生比较集中在北京就业,北京员工的平均薪资,加上外派平均的薪资,使得北外的平均薪资看起来很好看,达到了1W。但是这代表不了整个数万人的外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或者说只有头部少部分的人在吃肉,其余人都是喝汤。普通背景的学生,如果运气不是很好,别以为只要你学了外语,也能轻松过万。

  五、为何很多学外国语(包括小语种)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大学转专业要降级的,如果不惜多浪费其他剧一年时间去转专业,那么这个专业可见多么不受欢迎!

  北大2020年转专业成功的人数。2020年北大外国语学院共招招了204人,其中成功转出51人,只转入了2人,外国语学院成为北大转出人数最多的学院。你仔细品:一共204人,50名保送生不准转专业,剩下的成功的跑了51人,如果把想跑但没跑成功的也算一下,是不是就更尴尬了?看吧,北大的这些全国最聪明的人,他们也想逃离外国语专业,而且人数相比于传统的所谓天坑专业--生化环材还高出好多。

  六、小语种顶尖高校北外2021年的就业质量报告

  1.本科生灵活就业高达299人,签约就业也只有264

  2.大部分选择了在北京就业,其次是东部地区就业,由于地域的原因,就业薪酬总体比较高,所以说北外的就业薪酬高主要是地域带来的贡献,一旦离开北京或者沿海大城市,就比较难有高质量的就业。

  3.就业单位类型中,事业单位占34.05%,民营企业占25.49%。

  4.就业行业中,教育占34.66%,教育领域基本就是当老师,包括新东方等培训机构。

  5.进入国家部委73人,新华社20人,两项合计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2%。这部分也是吸引大批高分学生报考北外的动力之一,但是对95%的学生来说,仍然高不可攀。

  6.民营企业中包括字节跳动、新东方、学而思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