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文,必先认字

  「本文来源:讽刺与幽默报」

  傅显渝/图

  字典词典,被称为“无声成语故事的老师”。但从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新华字典》查字,有时却叫人茫然。一名陕西人,在这本字典查“陕”字,见只有“陕西省,我国的一省”这个释义;查陕西的别称、简称“秦”,释义一为“周代诸侯国名”,二为“朝代名”,三为“陕西省的别称”。查了半天,他始终不知“陕”字和“秦”字本义是什么。咱们《百家姓》里很多姓作何讲,《新华字典》根本无解,比如名列第一的“赵”,只释义“战国国名”。

  查发行广泛的《现代汉语词典》,“陕”字的两解,仅为“陕西省”和“姓”;“秦”字的四解,为“周朝国名”、“朝代”、“特指陕西”、“姓”;“赵”字,也没有“快步走”这个原始义。查《汉语常用字字典》与其他几部常用字典或词典,也这般模样。字典词典如此浮皮潦草的释义,对于一个稍具常识的人来说,等于什么也没告诉他。

  一名陕西人,从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中文系毕业,可能从来没有获知“陕”“秦”二字原始信息的机缘。

  一般草根,并不追寻某个字的基本涵义。但正是在这样不求甚解的氛围中,由汉字承载、显现的中华文化脉络,从接受启蒙的孩子那里,便中断了。近年有人妄炒“国学热”,闹什么“全民学国学”,笑话而已。先认认字吧!

  有没有更好的启蒙字典词典?

  上述陕西友人,得到一套纸张泛黄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特意查“ 陕”字,在卷一,“一眼便看到了‘陕’‘秦’二字并置的画面,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咽喉”,当然指“陕”,解为“关隘”,即险要之地,其西为“陕西”,其东为“陕东”——“陕东”,当在今陕西东部潼关、山西西部灵宝、河南西部永济一带,无“陕东”这个地名,但可以如此理解。

  而“ 秦”者,“ 今陕西省皆秦国地也,宜禾,故秦字从禾,古称上腴,历代都之长安,繁富甲于天下”。人们看到这里,眼前也许顿时“翻滚起八百里秦川的麦浪”。

  瞧瞧,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就是一本“无声的老师”。它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刘树屏编纂、上海澄衷蒙学堂印刷的一套学童启蒙识字读本。澄衷学堂禀称,“ 振兴教育,首重国文学习,学习国文,必先认字”。所以学堂“延聘通儒,精心考订,选字注句斟酌”,编成此书。据说胡适、梁漱溟、丰子恺、茅盾、竺可桢等现代名人大家,当年即以这套书为发蒙读物。

  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学养,跟他们打小所受的“明白”启蒙不无关系。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天才智慧。如果咱们连认一个最简单的常用字,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何谈钻研更加深广的学问呢?

  当下信息时代,但愿,有比晚清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更明白、更通俗、更现代的启蒙识字书问世。

  文章/王乾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