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孩子不想上学

  孩子永远是我们的软肋。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被忽视导致的悲剧,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在胡鑫宇失踪前半个月,他曾向母亲多次通话哭诉,表示不想读书、想要回家。

  可惜他的抑郁情绪未被母亲重视,也未成为舆论的主要焦点,以至于发现胡鑫宇自缢而亡后,他的母亲难以面对尸检结果,仍旧在努力“寻找真相”。

  

  孩子怎么了?

  曾经做过一个小范围调查,某学校初一宿舍的4个女生都有过自杀的念头,其中一个还不止一次实施过。

  家长曾经带着孩子治疗过,但是不久就停止了治疗,直到孩子的手腕疤痕累累仍然不愿意面对孩子“病了”的事实。

  父母更担心的是休学可能从此变成辍学,而不上学又影响着是孩子的未来。

  另外一个农村的女孩,母亲有精神病时好时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母亲和她被村子里的人歧视,也许是为了保护她,小的时候母亲经常把她被关在院子里不和外人接触。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明显的抑郁倾向,初一没读完不得不休学治疗。

  两年过去了,她还是没有回到学校,如今父母也不再奢望她重新去读书,只盼着让她好起来去学个“理发”或者“美甲”一类的技能。

  假如孩子不想上学,作为家长一定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我们不能以自己上学时的经验来评价他们的感受,注意千万不要以己度人,毕竟这20—30年社会环境变化太大。

  尽管围绕孩子的很多问题我们都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情绪宣泄的渠道。

  和成人一样,孩子也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为了躲避伤害而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一定是你不忍看到的。

  清楚你的底线

  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清楚自己的底线是什么。

  和学心理学的同学讨论对孩子未来学历的期待,这群本科学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起码要上一个本科,如果实现不了,那至少也得上个大专。

  那农村许多小学学历的父母呢,要求会不会低一些?

  并没有,十里八村的孩子考上“好大学”的传播力太强了,农村的父母如果发现他们的孩子还算一块“读书的材料”,也会强烈要求孩子读个“好”大学。

  这就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考上高中。

  目前各个学校提升孩子成绩的主要方法还是刷题,那些有名气的和想要“考出”名气的学校,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

  这些年,各地中学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衡水”模式。

  虽然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于村镇的,但是人口压力大,高中学位不足,就更加内卷。

  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开始考虑学区,如果地段学校不符合预期,小学就要开始准备初中择校。

  为了上“四星”高中,择“好”初中的前提是小学阶段的“全优全三好”。

  这个难度相当于一个人在单位每个月绩效考核都是“优秀”,连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为什么一定要冲击“四星”高中呢,因为那里考取“985”“211”大学的概率更高。

  在这样的大学里经过4—8年的熔炼后,他们大都有光明的前途,起码会容易就业。

  带着这些累加起来的焦虑,落到孩子身上就是刷题,小学阶段眼睛开始的近视,表面上是素质教育,但私下谁也不敢真的素质教育。

  家有小学、初中孩子的家庭,会逐渐学会分辨复杂的择校条件,该参加的比赛,当地的学校排名等,帮孩子抓取任何可能的机会。

  每一批父母都会逐渐被各种升学信息包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冲入了解升学,择校的洪流里。

  所有人关注的是成绩,代价是孩子心理健康失调。

  你有没有想过养育孩子的底线是什么?

  以前我没有考虑过,觉得孩子上大学天经地义。

  但接触了一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后,我发现将上大学作为养育孩子的底线是教育问题的根源。

  父母的底线难道不应该是保证孩子健康的活着吗?

  每个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我们都只希望他健康、快乐,为什么一到上学,成绩这么冷冰冰的东西就排在了最前面了呢?

  把养育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后,我发现自己的焦虑好了很多,虽然时不时的仍然会被扎一下。

  

  孩子讨厌学校,我们该怎么办?

  儿子转学插班,这个星期我过得提心吊胆。

  是的,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就有了软肋。

  开学第一天,送孩子路上遇到上幼儿园的孩子哭喊“我要回家”,让人听着撕心裂肺的。

  开学前几天我家娃每天要念叨几遍“不要上学”,“不要开学”,“我宁愿留在家里打扫卫生”。

  既然学习上的压力,学校里人际关系上的压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我们就不要讲大道理,也不要火上浇油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他的情感,才能安慰到他。

  姐姐说:“老妈,我不去上学了行不行?”

  “好的,不去就不去!”我说。

  弟弟说:“老妈骗你呢,下午就把你送走。”

  姐姐又说:“我当然知道老妈骗我呢,可是我就愿意相信,起码那我让好受点。”

  你看孩子什么都懂,她只是想听句好听的,这么简单的事我们父母难道不愿意满足他们吗?

  对于讨厌的工作,我们可以用“辞职”来斩断自己与它之间的联系,但是作为学生他们不能辞职。

  他们要摆脱让自己痛苦的事物,要付出代价常常是“病了”。

  叔本华对自杀的一句著名论述常常被56用于对青少年自杀的反思:“当一个人对于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

  我们要反思是什么让一个人对生存如此恐惧?而这种绝望又根植于怎样的土壤?

  我们不能永远都在试探孩子的底线,只要他不反抗,就给他们报培训班,让他们做课外作业,逐渐迫近他的极限。

  如果让他们觉得我们在做学校的帮凶,孩子除了想要逃避校外,也会躲避我们。

  胡鑫宇犹豫过:“哎,我真的是想跳,不想,我应该是不想”。

  也曾在社交软件中写下“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在他需要帮助的那段时间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最后

  如果孩子真的不是“学习的料”,会赚钱的父母不如努力让孩子成为富二代,让他以后生存得轻松些,普通的父母也要就让孩子感觉轻松些,反正你也攒不下钱,让他们有个好的精神状态,以后自己去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