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大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开展面向出版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北京印刷学院发挥长期扎根出版、深耕出版的办学优势,把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相统一,把健全出版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新时代出版育人的战略任务。学校坚持在讲好思想政治教育“普通话”的基础上,将“大思政课”理念贯穿出版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出版方言”建设大思政育人格局,在出版“大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形成了阶段性成果。本文在阐释出版“大思政课”使命担当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育人实践中确立的基本思路和采取的主要做法,重点对建设内容和成效做了论述和学理性分析。

  【关键词】出版 ?大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 资讯影评 ??学科交叉融合

  【作者简介】张养志?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助理兼出版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人才是文化强国建设和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他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出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根铸魂,二者在价值上的高度重合,赋予了出版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加强和改进出版思政教育。自2016年以来,北京印刷学院按照“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的办学使命,从“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入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围绕出版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功能”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为突破口,以红色出版史教育为切入点,以“有深度的理论阐释、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有正确的价值引领、有特色的话语体系”为标准,在讲好思政课“普通话”的基础上,用“出版方言”构建特色鲜明分类分层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努力开展适合出版人才培养实际的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服务行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开展出版“大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党的教育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的需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时代新出版人,是出版教育必须担负起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他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尊重教育规律、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是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揭示了出版教育的本质,是对出版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揭示了德育和职业素养在出版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地位,体现了党对出版人才全面发展的最新要求;揭示了道德发展与出版人才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德性成长是出版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党对出版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是发挥出版育人功能的需要

  出版的本质是记录、保存、生产和传播人类思想、知识和信息。这种活动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又是促成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基本工具。但是,出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活动不是随意的,而是在内容取舍上有所选择,“为人民出好书”需要内容“把关人”的政治担当。这就是说,出版活动始终面临着“出版什么、怎样出版、为谁出版”的基本哲学命题。这一命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指向,但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思想引领、制度基础,以及受此约束的出版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人们希望所有的书都有益于世道人心,教人好的东西。而后者便涉及到出版的育人功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史也是出版育人史。出版教育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基础,具有为青年学子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神圣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出版学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将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出版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要求把出版教育放在思想领航、培根铸魂的高度来认识,把出版人才培养放在赓续文脉、传承文明的高度来把握。要做到牢记出版初心,坚守出版使命,高举思想旗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把党管出版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双效统一的发展理念和多出精品的出版任务融入出版“大思政课”中,真正弄明白为什么出版,做什么样的出版。

  (三)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出版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的思想工作,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出版高校是落实党管意识形态、从事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坚持“举旗定向、思想领航”,才能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地管住方向,管住质量,以合格人才为出版强国服务,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代出版高校的人才培养,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思政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同时,还需要遵循出版工作规律,在办学实践中做到:把出版教育摆在全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出版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战略任务;把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为使命任务;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出版人作为重要职责。

  (四)是落实首都高校办学政治责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首都在国家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列宁曾经论述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最起码的常识。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工作时强调:“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上对北京的关心和厚爱,也为北京高校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政治方向。推动新时代首都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第一位的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出版思政教育更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

  (五)是完善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因此,思政课教学中要善用“大思政课”,提升课程的触感、质感、美感。要真正做到讲理论接地气,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让学生对所讲道理心融神会。高校“大思政课”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普通话”融入到学生熟悉的学校、学科、专业“方言”中,并与他们未来施展才华的职业取向相结合。用“方言”讲好故事易于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故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钙”。对于“方言”而言,我们认为其来源于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这种由办学特色、知识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相融合形成的“方言”,就是学校开展“大思政课”的基本构成要素,只有把这些基本构成要素作为教学资源与学生对话,学生才有可能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去,才能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从话语体系对接的角度来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在与高校实际结合上寻找切入点,把办学特色作为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色。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色和高校自身的底色完美结合,才能打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北京印刷学院具有鲜明的“出版”话语特点。因此,学校在讲好思想政治教育“普通话”的基础上,发挥长期扎根出版、深耕出版的办学优势,将“大思政课”理念贯穿出版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出版方言”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机制,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六)是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的需要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以出版学科建设推动解决出版高质量发展中国家重大命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培养复合应用型出版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的背景下,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成为贯穿高等教育各层面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一重要指示,为培养出版行业紧缺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出版学科属于新文科范畴,如果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自然更是出版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而开展出版“大思政课”教育,能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具体命题和重要实践机遇。鉴于此,我们把出版“大思政课”定义为集基础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发展规律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面向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大背景,突破思政教育一般要求和传统出版思维框架,以夯实基础、理论创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主要途径,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实践和行业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出版育人迭代升级,从单一思政、专业分割转向深度交叉融合。然而,不论是学科交叉融合还是基于此的出版“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统筹办学资源、协调学科关系、精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完善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处理好学科交叉融合与分层分类“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推动出版育人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度耦合,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创新领域,也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努力的方向。

  二、出版“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

  (一)基本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出版“大思政课”是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系统观念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出版育人中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建设中,立足思政教育的政治要求和出版育人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有效融合,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才规律和出版工作规律,按照“理论引领、大纲指导、案例跟进、分类实施(课堂教学),教学相长、双课联动、项目支撑、服务需求(实践教学)”的建设思路,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更新育人模式为抓手,向教师要成果,向课堂要效益,向行业要资源,以行动见实效,使学科、专业、课堂、实践、讲座、论坛、阅读、基地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使理论、故事、历史、实践、主题、仪式等关键要素融入到教学中来、带到党和国家重大需求保障、行业服务中去,实现“小和大、内和外、知和行、学和用”有机统一,解决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出版“大思政课”教育“跳出知识,看到信仰;跳出小我,看到家国;跳出当下,看到未来;跳出利益,看到价值”,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出版价值培养相结合,增强出版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主要做法

  坚持“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注重统筹性”的基本原则,出版“大思政课”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1)培根固本,夯实基础,理论先行。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出版“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支撑,使贴近行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之中,做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出版行业的导向为魂相统一。

  (2)系统设计,一体推进,分类实施。坚持交叉融合,特色凝练,学院协同,部门联动,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建设、专业特色课程建设、实践育人同步进行,分类分层实施,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协同。分类体现在针对出版、设计等不同专业需求的思政课教学运行和课程思政方案设置上,体现在内外有别的实践教学和行业服务上;分层体现在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学段的差异化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思政实践要求上。

  (3)教学相长,学研结合,实践育人。立足覆盖出版全产业链的学科专业特色,学研结合,把“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的办学使命转变为学生参与的生动思政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引领下,以红色出版感染力擦亮学生思想文化底色。积极构建“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的特色育人模式,学生在“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的过程中受教育;汇聚红色出版成果广泛开展“百年党史铸魂、百人团队育新、百场活动树才”等特色鲜明教育活动;以“建党百年出版专题展”“百版红色报纸展”“百版红色期刊展”三大出版主题展览为鲜活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把系列红色设计成果应用于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学生在参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战‘疫’行动”“建党百年”“2022年冬奥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领导人峰会主题海报设计”等生动实践中,将知识应用、政治锻炼、能力培养转变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核心素养;加强版权成果转化和版权思政建设,使“版权主题”的育人功能伴随着软件正版化的推广、测试和应用,成为新时代出版人的职业素养。

  (三)实现的目标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出版“大思政课”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做到基础性、导向性、应用性相统一,做到与思政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同步推进,做到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同向同行。

  (1)基础性成果。把“思想先行、导向为魂”置于优先地位,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出版现象、把握出版规律、处理出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对出版现象和出版活动的总的看法和规律性认识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搭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基础理论研究框架和知识体系,夯实出版育人的理论基础,凸显出版“大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2)导向性成果。树立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在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案例,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了用“出版方言”诠释思政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特色育人体系。

  (3)应用性成果。坚持“沉浸式体验、专题式教学”,对内建立了“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的实践育人模式;对外构建了“以版权为核心、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的复合应用型培养机制,做到学校“小课堂”同行业“大课堂”相结合,打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重大需求密切结合的通道。

  (三)解决的教学问题

  (1)强化了理论支撑。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原创性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和实践教学,突出理论与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学校办学定位和出版人才“四为”素养相结合,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做到思政教育规范性和出版教育特色性的辩证统一。

  (2)实现了同向同行。创新与学校出版学科专业相契合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以“红色主题”和“案例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与说服力。在专业课中嵌入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的知识传授和育人功能有效衔接,真正实现需求导向,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3)突出了产教融合。复合应用型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凸显了“思政教育+服务北京+服务行业”的鲜明价值导向,避免了重教学、轻实践、弱服务的问题。使思政教育效果因行业服务、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而升华。

  三、出版“大思政课”建设内容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

  出版“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从人才培养源头抓起,进一步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把握好学科发展方向。要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贯彻到出版学基础理论构建、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行业服务全过程,筑牢出版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思想根基。出版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各学段的学生都要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必修课,作为看家本领,系统、认真、深入地学习和践行,特别是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构建出版“大思政课”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是首要的建设内容。我们整合出版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跨学科凝练交叉融合性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与实践,开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开设“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专题课程。

  作为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出版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出版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果转变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有“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这门核心课程。出版高校“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与实践”学科研究方向凝练如何、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出版理论研究、出版教学中去,使出版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指导的学科,使学出版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优秀人才。可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不是一般的知识性研究和创新性工作,它具有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特点是做人的工作、在人的脑子里做思想工作,解决的是导向问题。它是对出版理论和知识进行“术”性质的系统研究基础上的“道”的提炼和总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科学的系统学说。它为出版学科的其他研究和知识生产与传播指明方向。

  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重点关照了四点:一是讲清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出版“大思政课”的关键课程,是认识论上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价值论上更加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出版目标的需要,实践论上更好回应时代之需的需要,思想史上不断厚重出版学基础理论的需要。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创立奠基的背景,梳理作为科学出版观的产生、继承和发展进程,内涵及主要思想;阐释党的出版工作的性质地位、基本要求、客观规律、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二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科学理论,作为引领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在出版领域则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将其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一系列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因党而生、与党同行,始终坚持把党性原则作为出版事业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理论思维方法的精髓,始终坚持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科学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这些理论特质进行的分析,不是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版观而谈出版观,而是从理论上将其历史地放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视野中去分析,结合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丰富实践,总结其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在原理层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显示出真理的魅力和光芒。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出版活动,回答和解决出版工作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三是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全局,把出版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出版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全局性、原则性、根本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出版实际,全面、准确地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指示、批示、贺信、回信等文献的基础上,从十二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四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课程转化。作为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不是一般的知识性专业课程,而是带有鲜明思想性、政治性、价值引领性和实践性。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基本理论作为原理支撑。因此,在出版大思政格局建设过程中,要以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特质为背景,立足中国国情、社情,从新时代我国出版工作实际和出版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规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归纳,如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在不同阶段的论述,在与中国出版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抽象成一般的规律性科学思想,使其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接,又能与出版活动自身具有的特点相融通,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在哲学层面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完整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虽然涉及的是经典作家关于出版的一般规律性的思想理论,但研究和教学的视角又不能唯出版而为之,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该遵循的理论逻辑与方法,做好在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通话”基础上的出版观“方言”研究,做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根必须深深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富矿之中,才能彰显理论的魅力和研究的价值。

  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并在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中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理论认识做到“两个把握”很重要:

  第一,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出版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于经典著作不单纯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搬运,也不是仅从学术上关心一些概念,而是在“守正”马克思主义出版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出版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举旗定向、思想领航”的出版理论,并在各个时期的出版工作中很好地落实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思想与行动、知与行、多样与统一等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如果没有由马克思经典中具有规律性思想观点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作为指导,只是单纯地出版卷帙浩繁的著作和手稿,党的出版事业就不可能做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理论创新过程,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从传播思想、创造性转化到形成新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二,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性质。表面上看,出版是一种从事知识生产、知识服务和传播的人类社会活动,其运行方式是把知识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并且把它传授出去,使其具有“产品生产和产品营销”的经济属性。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追求的是经济活动之上的价值存在。也就是把对出版的理解上升到原理的层次,从一般的知识存在方式提升到出版活动的规律性开展研究,从价值论上为出版注入固本培元、培根铸魂的思想力量,立足本国实际实现出版精神特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融会贯通。因为出版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除了知识,更需要思想。缺乏思想引领的知识往往会对社会实践是有危害的。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所要解决的,就是对知识的合法性进行批判,引导人们对知识给予的答案进行价值判断。

  (二)建构出版“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建构出版“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得到了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的连续支持。出版“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分层,即研究生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方向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本科生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体现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分类,即:思政课+案例、专业课+思政元素。

  1.思政课程+案例

  把红色出版基因作为本色密码、精神归宿和初心原点,贯穿于分层分类思政教学全过程,通过“思政课程+案例”来实施。案例建设和案例教学不仅能把思政教材中带有纲领性的基本原理、原则转化为鲜活的教学内容,而且能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成长成才、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出版方言”,让培养对象感兴趣,容易接受。

  (1)在本科学段,开展“思政课程创优”行动计划,推动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以“思政课+案例”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案例教学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思政教育转化为出版价值教育,并通过案例建设落到实处。案例建设主要涉及内容、方法、手段、环节等。在内容上以政治性强、富有红色元素、内容鲜活的出版印刷故事诠释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出版情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出版职业素养相结合。已经完成《红色出版》《红色印刷》《红色设计》系列教学案例,案例内容贴近行业、贴近学生、贴近实践。在教学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引领,依据学生的关切点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提炼问题,分课程开展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地回答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案例建设和案例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成长成才、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出版传媒类人才培养的“方言”。

  (2)在研究生学段,案例教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方法论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相结合,如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为出版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开设公共选修课,深入研究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讲好“普通话”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协同教研室、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守正”基础上锐意“出版方言”创新,持续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新时代中国出版实践紧密结合,以专题形式全面讲授和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重要论述中的党性原则、人民立场、出版规律、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才战略等科学方法论内容,着力培养研究生应具备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该课程所采用的案例专题式教学得到研究生的高度认可,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思政课之一。

  2.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嵌入思政元素,做到围绕出版产业链的知识传授与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重视把成果用于课程思政建设,“红色出版史”“红色出版设计”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品牌效应,“出版编辑”成为金课。

  (1)开展红色出版史教育,把出版学科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坚持思想引领,文化奠基,牢牢抓住“内容为王”的出版本质特征,用“出版方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坚持史论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红色出版史教育”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新闻出版先锋号”红色出版史教育,挖掘“红色出版物”“红色出版人”“红色出版机构”中蕴含的红色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按照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整理一套文献、编写一份材料、参加一次实践、开展一组宣讲、推送一批故事、发表一段体会、编写一套读物”,教育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出版基因、不忘出版初心。在挖掘、传播红色出版史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五个目标”,即: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育;读经典读原文;使命担当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出版初心。

  (2)挖掘“出版编辑”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中打造“金课”。深刻领会和把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思政课教师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跨学科对接出版学科体系中的一门课程思政,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与团队中的专业课教师一起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红色出版基因”,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果。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价值贯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逐渐趟出了一条有根基、有落点、有效果的路子。在编写教学案例集的基础上,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红色出版等层面挖掘思政内容,做到思政元素的厚重多元,既与专业知识相得益彰,又在价值提升上达到点睛效果。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制度。主要做法包括: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将思政点融入教学大纲。该课程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的教学内容,是开展出版大思政育人格局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深入探索。

  (3)开展红色出版设计教育,把“出版+设计”落到实处,把立足出版行业的设计元素转化为育人特色。首先,以百年党史为主线,以红色精神为核心,以红色文化的视觉形态为表现,积极开展中国共产党红色设计史、北京红色设计史研究。组织师生挖掘红色设计物、红色设计者、红色设计组织,理清红色设计历史脉络。第二,探索立足出版行业的设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新。利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数字技术等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行解构还原,增强现实感。第三,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标志性成果,以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红色设计教育突出了出版的内容属性和设计的视觉属性,使课堂延伸到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中,做到课堂上内容把关,服务需求上方式创新。以“红色出版物设计”“红色宣传品设计”“红色标识标志设计”为载体的红色设计教育,从视觉形态表现了百年党史贯穿的红色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彰显了新时代的重大主题,在成果转化上服务了国家重大需求,使学生在参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战‘疫’行动”“建党百年”“2022年冬奥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领导人峰会主题海报设计”等生动实践中,使学生得到了深刻的理论和思想洗礼,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中接受价值认同和核心素养锻炼,将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有责任、有朝气、有热情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出版人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

  3.思政实践:内外有别

  (1)以书载道,立德树人。书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它既有一般社会产品的物质形态,又具有一般物质产品不具有的意识形态。有人说,书籍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这话是有道理的。书是出版高校的精神食粮,是学生完成学业、伴随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始终的基本要素,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书成就着出版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出版“大思政课”的应用性成果,在校内就体现为“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的特色育人模式上。第一,立足覆盖出版传媒全产业链的行业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作为“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积极构建“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的特色育人模式,开展“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系列活动,通过读好书教育,编好书、印好书实践,传好书行动,将围绕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红色文化感染力擦亮学生思想文化底色,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学子家国情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第二,坚持立足出版人的家国情怀,从思政实践的“第二课堂”讲好青年学子故事、北印励志故事、首都创新故事和中国出版故事。比如,坚持把深入开展“书香农家实践行”作为大学生服务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的实施路径。连续组织十余支“书香农家实践行”团队分赴广东、湖南、辽宁等地农家书屋,讲好“爱国家、爱家乡、爱阅读”的中国故事,扛起“青年服务国家的使命”。

  (2)尊重版权,服务版权。新时代,版权已经成为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版权涵盖面宽、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具有“长尾”效应。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版权保护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创新是核心、治理是关键。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软件正版化是提高版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出版“大思政课”中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因此,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把尊重版权、敬畏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管理版权作为新时代出版人的职业素养,以“软件正版化+思政元素”的方式,在版权服务中落实思政实践。出版“大思政课”以软件正版化的推广、测试、服务为主线,形成了“以版权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案例为素材”的复合应用型培养机制。这种机制突出产教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政策中了解版权,在版权实践中锻炼能力,在版权思政中锤炼品德,在版权服务中提高素质。使思政教育和实践锻炼在“软件正版化”这一内容上形成了合力,解决了教学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版权思政效果明显,“尊重版权、敬畏版权”成为大学生习惯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

  (三)建立工作机制

  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建设,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出版理论构建和教育教学实践。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在建设过程中,基于出版人才培养的复合应用型定位,基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思政实践同向同行的基本要求,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建立了以核心团队为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出版学科为支撑、新闻传播学和设计学科协同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机制保障了学科交叉融合对“思政课+案例教学”“专业课+思政元素”“思政实践+行业服务”的产学研支撑;保障了学科、学术、学生一体化的分层分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落实。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突出思想引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机制内容包括:(1)学校建立健全出版“大思政课”教学体系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对大思政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努力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跨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团队,设置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开设“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专题研究”课程,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保障了成果建设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学科建设成果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取得实效。(3)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帮助专业课教师提炼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元素,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4)以打造“金课”强化教学研究。强化课堂教学设计,讲好导论课,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提供空间,把“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落到实处。落实好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建设思政课“最美课堂”,推动“金课”建设。(5)以制度保障案例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使不同课程之间、每门课程基本知识和案例内容之间形成有效衔接。鼓励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编写,完成“红色出版教学案例集”“红色印刷教学案例集”“红色设计教学案例集”。在此基础上,建立融印刷文明、红色印刷、红色出版、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改革文化等内容为一体的教学案例库,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推动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出版传媒行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持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6)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推进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校园品牌活动及专业实习实践的结合,助力“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特色育人模式和面对行业的版权服务,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7)定期开展学生需求调查,直面学生思想实际,为项目实施提供需求分析和保障。完善座谈调研机制,积极开展针对授课对象的调查分析。鼓励思政课教师和项目组成员开展针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活动。这种需求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提升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增强大学生获得感。(8)强化对项目实施的经费支持,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在政策和成果认定上给予扶持。充足的经费和激励机制,不仅保证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极大调动教师参与大思政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建设文化强国,繁荣出版事业,关键人才。人才是文化强国之基,也是出版发展之源。他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出版“大思政课”建设,是在出版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探索,对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提出的“在讲好马克思主义‘普通话’基础上,以‘出版方言’构建分层分类“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的理念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思路和建设内容,已经成为学校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观念、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和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有效机制在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和行业服务中推进。一些手段和路径得到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广泛认同,教学内容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在参与项目过程中通过精耕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能力、出版行业认知度有了很大转变,对以“出版方言”创新出版“大思政课”特色教学体系建设达成了共识。表现在:一是普遍认为,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堂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需要精耕教学内容;二是要使内容有针对性和亲和力,一定要在讲好“普通话”的基础上,致力于出版特色,也就是北印的“思政方言”;三是要使思政课接地气,需要以学科滋养教学、以交叉融合创新内容,需要研究和分析需求,关注学生,分类施教;四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必须读原著、悟原理、读原文,特别是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转化为支撑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体系,促使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相结合;五是要使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重视借助外脑和外力,把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果转化为服务出版行业优势。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工作实效,不仅要遵循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更要通过构建特色话语体系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相对接、与需求相适应。出版高校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以问题为导向,用“出版方言”创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方法和路径。

  从出版“大思政课”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来看,重视基础理论建设、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行业服务的整体性设计、一体化推进,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出版人才培养方式、培育出版价值体系的路子是对的。此项创新性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呈现了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做到在建设理念上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出版工作规律,突出出版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功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要求和出版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相结合;二是通过建立分层分类的案例教学体系,在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上突出了出版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体现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出版使命要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上突出学科交叉融合,满足复合应用型出版人才的行业需求。

  目前,建成出版学科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建强出版学科以支撑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已是时代迫切需要。在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上,北京印刷学院成为首批出版学科建设试点高校之一。会议要求学校“发挥长期扎根出版办学的优势,深耕优势学科在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再上台阶,创造学科发展新气象”。这是从国家层面对学校办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学校提升出版大思政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最新努力方向。学校必须扛起“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双重使命,高扬思想旗帜,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出版“大思政课”建设的战略任务;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维护出版阵地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自觉。不仅要强化出版育人探索,更要强化理论指引、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下一步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紧抓共建出版学科的战略机遇,做足学科交叉融合这篇大文章,在出版“大思政课”育人机制中建设“大团队”、开展“大交叉”、聚力“大成果”。以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出版育人的层次和水平。在以出版为核心的现有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出版+管理、出版+设计、出版+信息等多个跨学科人才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各学科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统筹发展、一体建设。使更多理论性强、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惠及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推动出版思政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创造新气象。

  本文是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战略课题《“大思政课”格局下红色出版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