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熊丙奇

  教育部日前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旨在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过去10多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与教育的融合受到社会普遍期待。但从具体实践看,有的学校、教师对“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片面、功利的理解。因此,出台《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有现实必要性。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引起了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教育变革,已时不我待。

  据介绍,《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将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具体内容包括能够掌握在教育教学中选择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的原则与方法;能够运用数字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应用智能阅卷系统、题库系统、测评系统对学生知识准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进行分析;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发现学生学习差异,开展针对性指导等。这些都指向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更加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我国正在推进“双减”政策,力图把学生从较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这要求学校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而不是用一个标准“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

  数字教育技术具有丰富教学资源、实施精准教学、因材施教的优势,但发挥这样的优势,取决于使用者本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教育技术的优势就能得以体现。但是,如果教师上课时就对着课件照本宣科,给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那么数字教育技术的优势则变为劣势。这甚至可能让教师养成课件依赖症的同时,还因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影响学生的视力发育。

  学校、教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是评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教育现代化不是形式上的现代化,而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内涵、实质以及学校办学制度、教育评价的现代化。评价数字技术用得好不好,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教育摆脱应试化、功利化,重视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过程体验,尤其是数字化学习体验;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灌输、讲授模式与题海战术,重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多大程度上推进学校办学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在多大程度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成长过程进行过程评价、增值评价,进而成为推进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重结果评价的突破口。

  概而言之,随着《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实施,我国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应加快,以从容的姿态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