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放弃中国国籍”,1988年祖国邀请哈佛博士高华健回国发展。高华健拒绝回国

  “我自愿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1988年,祖国邀请哈佛博士高华健回国发展。没想到,高华健不仅不回来,还主动放弃中国国籍,成为美国人。可30年后,他却被国人奉为英雄,这究竟为何?

  

  1963年生的高华健,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

  年仅15岁,他一路从初中跳级到高中,并从600万高中生中脱颖而出,考入西安交大工程力学专业。

  本该读高中的年纪,高华健却上了大学,这搁哪都是一件奇事,高华健也因此成为大伙眼中的神童。

  难得的是,神童还比别人更努力。

  当同学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已经在图书馆。在同学都睡着的时候,他依旧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天赋加努力,让高华健在专业上远远甩了他人好几条街。

  

  这一切,学校都看在眼里,并给予了物资奖励以及师资上的全力支持,只为把他培养成国之栋梁。

  毕业之际,母校希望她能留在国内,帮助祖国不断发展和完善工程力学。

  高华健却有其他想法:

  “我想出国深造!”

  母校表示全力支持,也盼着他早点儿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后来,高华健报考了哈佛,并且成功被录取。

  在哈佛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高华健依旧凭借着天赋和勤奋,出类拔萃着。

  1984年,仅花了一年,高华健就成功攻读下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

  那之后,高华健在哈佛,继续着自己的博士之路。

  1988年,年仅25岁的高华健,成功拿下博士学位,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

  这会儿,国人翘首以盼:

  “神童就要归来了!”

  母校一脸荣光:

  “不愧是西安交大的骄傲!”

  父母殷切期待:

  “等着你回家光耀门楣!”

  令人没想到的是,当祖国邀请高华健回国发展时,却被他拒绝了:

  “对不起,我想留在美国。”

  国家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培养神童,这会儿,神童却“过河拆桥”,跑去为他国效力!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况且,当时正是祖国特别艰难,需要用人的时候!

  怎么说不回来就不回来了呢!

  在得知美国给高华健开出百万年薪,供房供车的优渥条件后,大伙不淡定了:

  “好你个高华健,见利忘义的东西!”

  “好你个白眼狼,别让我再看到你,否则见一次,骂一次!”

  没想到,高华健对此淡然一笑,并且说:

  “我不仅要留在这里,我还要加入美国国籍。”

  自此,高华健就成了美国人。

  这一切,国人看在眼里,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高华健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被美国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

  得知这一切的国人,更是愤懑:

  “这么卖力为美国效力?白眼狼!”

  那之后,国人也对高华健彻底失望,大家逐渐忘了这个人。

  直到2017年,随着中国科技网发布的一则消息,高华健这个名字,才又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

  令大伙意想不到的是:

  这一次,高华健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叛徒!而是堂堂正正的外籍中科院院士!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年,高华健留在美国后,就开始了他的坑美国之路……

  当年,他之所以留在美国,是明白:

  以当时国家的科研水平,回来后工程力学的研究,是很难研究下去的。

  与其如此,不如在美国将它研究透。

  然而,在美国,他们又总是防着他,不让他接触核心技术。

  为了取得美国的信任,高华健加入了美台湾剧国国籍,也因此掌握了不少核心技术和资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20年,在背负着国人的谩骂的情况下,高华健始终坚定不移地利用自己在美国的资源,为祖国培育出几十名博士。

  对每个博士生,高华健都会说:

  “好好学,学成后一定要回国报效国家!”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20位博士都回国效力。

  高华健完美演绎什么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

  他忍辱负重,坚持了一条最苦的路,只因为心中坚定不移的爱国心。

  2000年,高华健回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了工程力学的教授,围绕在他身上的谜团才被解开。

  人们才懊悔到:

  原来,误会他了!

  如今,他已然成为中科院外籍院士,继续为我国培养人才。

  他多年的忍辱负重,总算是真相大白了。

  

  有时候,看一件事,还真不能看表象。只能拉长时间,从一个人的行为中,去瞥见他的初心。

  很多事情,当下不会有答案,有时候被误解也在所难免。

  最佩服像高华健一样,为了国家利益忍辱负重,20年来忍受骂名,却依旧默默为国效力。

  他有坚定的信念,扛得住一切质疑,也承得住所有赞美!

  要知道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占世界物理学家1%不到,这是非常可怕的,难道是我们不够聪明吗?显然不是的,中古每年的毕业生接近1000万,哪怕一千个人里面出一个科学家,这个数量也是1万人。杨振宁直言不讳的指出,根本原因是我们太注重英语,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但是要到十三四岁才开始接触物理、化学,这跟我国的实际需求完全相反,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真的有用吗?估计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用到。

  好在最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教育层面开始有所改善,教育部加大了小学初中对物理化学的比重。在央视《第一时间》节目中,就提到了对于培养孩子理科思维的重要性,还推荐了一本特别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书籍《这就是物理》。这套书目前也被清华附小列为“课外必读书目”。

  

  《这就是物理》这套图书,非常适合1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因为这套书从头到尾看不到一个物理公式,采用的是漫画的形式,却可以把初中、高中85%的物理知识点都归纳进去,让孩子在视觉上了解物理的规律和变化,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能把知识学到。孩子并不是不喜欢物理,而是缺乏对这方面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慢慢开发理科思维,主动去了解学习。

  孩子们抵触的不是知识,而是枯燥的课本,这套书用漫画包装科学,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与其让孩子迷恋动画片、游戏,还不如给孩子一套好看的物理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