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优质”!努力让“学校发展群”再升级 | 青岛这所学校有高招儿
原标题:遇见“新优质”!努力让“学校发展群”再升级 | 青岛这所学校有高招儿
来源 |
如何在市北区西部
打造一所优质初中学校,
如何创新育人模式,
如何实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全面创优实现初中学校强校提质
……
勇于承担新使命,
看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如何强校提质,全面创优,
切实办好老百姓称赞的教育!
突出与青大合作的办学优势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借助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基础教育学院的科研优势,落实项目合作,开展在研学校省级课题指导,进行专题教师培训;与青岛大学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英语学院等学院签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施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教师培养制度,搭建语数英名师培养的平台。
学校坚持“大学引领,学术领衔,教授推进,名师落地”的育人方式,开发建设青岛大学学院课程,拓展学生实验素养类课程、诗歌创作人文类课程、戏剧表演艺术类课程等一批个性化课程。
聚焦新课程培训,
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学校完善“评?训?研?教”一体化发展的师训机制,实施“双五环”教研集备模式和“先听后上 即时快评”现场集备模式,形成自组织成长的生态路径,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完善教师培训“两结合”,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读透弄通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青大派驻学校的科研副校长的作用,深入课堂和教研集备活动以科研方式指导教师应用新课程要求;组建名师团队、科研团队、青年团队,进行专题科研指导,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打造学校三级课程,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不断加强建设三级课程体系,培育学生“人文底蕴 科技见长 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 ”的特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教研集备主题研讨优化国家、地方课程教学内容;主抓单元中的“大概念”,整合单元设计,做践行新课标的排头兵;秉承“五育融合”理念,挖掘学科教学中多元育人潜能,2024年研究开发各类项目式特色课不少于六类。
课程实施体系化。(1)分层辅导,优化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初三课后服务晚自习辅导时间,进行分层辅导。(2)分类培育,精准分析定位。借鉴筑基计划培养模式,持续拓展提升特优生思维水平。
提振“两翼”活用“五环”,
持续推进课堂革命
为进一步提质增效,提振“两翼”助力教学法优化,根据不同类型学科、不同章节内容、不同课型特点活用教学五环节,学校以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不断优化“五环两翼”教学法,设计“教学评”一体化专用模板,将导学案提升为全面指向学生学习的单元学历案,培育学生成长型思维和核心素养。
教研、学研双推进,
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借助市北区“大单元全景集备”,学校开启从教研到学研的研究实践, 从“教师如何教”转为研究“学生如何学”,帮助教师掌握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强校提质专项课题《强校提质背景下学校“学研”活动的研究》为抓手,以学生的学习作为研究起点,在教师集体备课中研究学生学习,教研学研双推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牵头打造市北区西部区域
10所学校优质学校群
学校借鉴青岛市教科院“整区域”质量提升举措,落实《市北区实施“贯通培养共同体”(成长链计划)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共同体发展四个一体化”,开展共同体学校家庭情况精准摸排行动,设置适切的家长学校课程,提升家长教育素养,统筹家、校及社会资源,共同提升育人品质。学校继续分专题组织共同体“德育年会”“教学年会”,努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供稿 |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青岛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号:qdsjyjxcc)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