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种测智商的方法:最后一道题亮了,快来测一下吧!

  原标题:古代五种测智商的方法:最后一道题亮了,快来测一下吧!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人的智力测量其实一直没有断过,虽说古人没有像现在这种智力测验题目,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考核标准,而且效果可能要比现在的测量结果要真实。

  一、孔子自创“三法”

  关于智力测量问题,古人早有认识和尝试。我国是最早进行有关智力测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国家。生长在两千三百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思想。

  

  而在此之前,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已经采用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的所谓“三法”对其弟子的智力水平及心理差异进行了判断和考核,并按照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的标准把弟子的智力水平划分成若干的等级。

  子曰: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二、孔明“七观法”

  三国时代的孔明提出了“七观”法,通过言和行两方面进行考察:“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词解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刑而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刘劭也提出了“七缪法”——“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的看法,并实际运用了他总结的“八观”法(主要是通过词语,以问答法为手段)来测定人的智力水准。

  所谓的“察誉有偏颇之缪,接物有爱恶之成,度心有大小之误,品质有早晚之疑,变类有同体之嫌,论材有申压之诡,观奇有二尤之失”。

  西汉的杨雄则从测量言语和书写的速度入手来评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所谓“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

  三、颜之推“直观法”

  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南北朝时的颜之推更强调了用直观法观察心智的可能性。

  他在《风操篇》中介绍了我国民间对婴儿进行心智测试的方法:江南一带在婴儿一周岁时,用某种物件(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放置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这种方法甚至在今天也还有人运用;

  

  北齐时代的刘勰则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关于分心的研究。他在《新论.专学》中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认识:“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内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四、南宋七巧板游戏

  另外在南宋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七巧板游戏也值得提及。

  

  七巧板是用一块正方形薄板截成七个不同形状的小块,用它可以组合排列成近百种图案,通过运用七巧板就可以测量一个人心智的机巧如何。

  这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的“非文字”的智力测验法。

  五、隋炀帝“问卷测评

  我国在智力测量方面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是隋炀帝时代创行的开科取仕制度,它已成为现代智力测验的渊源和各国普遍采行的选干取才方法。

  为此有的学者把它称誉为中国人对世界所做出的不逊于“四大发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最后,给大家来一道智力测验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