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是啃老族的pro max 版

  

  文 | 小雨

  插图 | 网络、受访者提供

  一种新的身份正在社交媒体上流行:全职儿女。

  

  这群年轻人刚褪去了「学生」的身份,又尚未被工作赋予「社会人」的标签,回到家中备考或是找工作,变成「全职儿女」。

  我在豆瓣上甚至发现了一个小组叫「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组内有2948人。

  

  每个人都能做全职儿女吗?做全职儿女有什么前提吗?父母都愿意让孩子全职在家吗?

  我们采访了几位年轻人和家长朋友,听听他们怎么说。

  最好的爱是放手

  受访人:小西,有考公经历,毕业工作一年

  我身边就有做全职儿女的。

  今天,我刚和我妈通了电话,她告诉我她认识的一个阿姨的女儿,和我一样22届毕业的,目前就在做全职儿女。

  她不工作是为了保留应届生的身份,目前在家全职备考——考公考编。

  我代入了一下自己,我发现我不行。全职儿女,对我来说,就是一句调侃自己的话。

  之前大四疫情期间,我在家就是这个状态,我当时在准备考公。

  一开始是很自由的,我只需要专注读书就可以了,其他事情都是妈妈包了。

  不过时间久了,我就回老家住了,这种感觉不太自由,妈妈老是催你学习。

  

  ▲小西在家备考考公时拍的夕阳

  全职儿女火了,其实也跟现在外面找工作难,竞争激烈有关系,所以也会有很多人想考公、考编、考研。大家都想去追求更稳定的工作。

  父母呢,觉得你小孩子如果在外面找不到很满意的工作,工资也不高的话,他就会更希望你去考编考公,这样离家又近,工作又稳定。

  父母觉得,为了你美好的未来,我愿意再多投资你一两年。

  从这点上来说我是不反对的。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无明确期限的做全职儿女,那就是啃老了。

  我试想了下,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多愿意让我的小孩做2年全职儿女。

  我觉得能做全职儿女的人,首先爸妈得有能力资助,能理解、支持他,或许父母还有点溺爱的成分在里面。

  其次他的性格也是比较平稳的,不是特别要强,特别独立敢闯的那种。

  最重要的是家庭条件如何,拿我自己来说,我家庭条件一般,如果我一直在家,似乎没有帮助反而是加重他们的负担。

  虽然现实是这样,我爸妈心里还是希望我能做全职儿女,不想我在外面闯荡受气。

  不过,就像歌词里说的,最好的爱是手放开,我妈妈也和我说过,虽然很想你陪伴,可是终究你要自己去锻炼。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办法,孩子长大了肯定要离开父母的。

  家长需要适当为孩子提供狼性环境

  受访人:阿陈,50岁,个体从业者

  我倒是头一次听说全职儿女这个词,还挺是那么回事的哈哈。

  你说能不能理解,当然能理解,毕竟疫情三年经济下滑,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

  很多小孩子这个时候毕业,那么多人一起考,上岸的只有那么几个,那些没上岸的要是再错过找工作也是正常。

  想在家备考一年什么都不做,作为家长的能不支持的吗?

  我也是那种护犊子的家长,孩子受委屈了或者不如意了,也想让她在家多呆呆。

  不过全职儿女短期的话,我是双手双脚赞成的,这是家长的一种支持,但长期的全职儿女我是不赞成的。

  年轻人要到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价值,有手有脚的干嘛不工作,在家呆着时间一久你会觉得空虚。

  疫情三年来,小个体都不好干,我也算是在家待了3年,一开始觉得还挺享受的,还可以给女儿做做饭,照顾照顾她。

  但时间一久就不行了,你说有贷款要还,得抓紧还钱啊,而且脱离社会一久,人也会变得不自信,感觉总会差点啥,变得有点畏手畏脚的。

  大人都是这样,更别说孩子了,而且孩子在家也容易被家长影响,逐渐丧失自己的光芒。

  

  ▲阿陈在家做关东煮

  我觉得刚大学毕业,还没太有工作经验的00后,还有二十五六想换工作,赶在35岁前让自己有着落的95后,这两拨人做全职儿女的会多一点。

  那些家里有房有车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成为这样的群体,因为不太需要为生存或者说生计发愁。

  工作或者读书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他们慢慢寻找就好。

  你说真做全职儿女,有部分时间也是要给到家庭的。

  比如说没事的时候取取快递、买个菜、拖个地、再陪老人溜溜弯,这要求也不多,就是需要你付出劳动和陪伴,都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

  不过也要看个人接受程度,有的小孩觉得烦,你得跟他提前确定好什么时候做那些事情,这样不会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你吵一句我骂一句的。

  不过,这样也容易纵容孩子产生惰性的,总归我觉得对于全职子女,家长应该稍微提供一些狼性的环境。

  比如,告诉他们明年考不上你就得赶紧去工作了,长远一点给他们一点压力,平常时间多些慰问与关心。

  冬眠也有醒的时候,还是别太停在避风港那么久比较好。

  女生更大可能成为全职儿女

  受访人:白小白,24岁,本硕985金融专业女生

  全职儿女这个词也太会形容了,感觉之前这个词都不太会有的。

  这几年就业形势确实不好,我们学校很多学金融的本来想去第一梯队的大厂,结果大厂招的人也少了,后来他们就去了稳定但钱少的第二梯队的证券公司上班。

  2021年那个时候就业还好一点,我有个计算机系的姐妹后来到了苏宁易购去敲代码了,本来她很不喜欢敲代码的,但那成为了她当下的最优选择。所以我发现我身边这种向下就业的情况还是挺多的。

  这两年更不好就业了,有个计算机专业的学姐本来是正常就业的,可是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工作。

  她思索后准备继续读书深造,计划出国,结果又因为实习这块经验少,后来gap了一年,去各种实习,今年才成功出国读研究生。

  我前段时间去咖啡店和同学聊毕业设计,结果发现好多人在看考研或者考公的网课和书,大家都想有个更好的前程、更满意的工作,更想work和life可以balance,但无疑都昭示着现在更卷了。

  

  ▲白小白在咖啡店学习

  全职儿女和啃老,我觉得有本质的不同。

  全职儿女是怀揣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啃老就是一种摆烂。

  不过也正因有颗野心,全职儿女不管怎样都会有焦虑感,都会觉得煎熬,这也是我不想当全职儿女的主要原因。

  不过,全职儿女可能更是一种时间性的概念,它可能只存在那么1、2年,随着工作的稳定,就会烟消云散。

  像买课、买习题都要钱的,做全职儿女的父母可能还是要给点生活费,和上大学那样差不多就行。

  我觉得更注重教育、孩子发展,家境更好的家庭比较容易诞生全职儿女。

  而且,我从目前的我的专业就业市场发现,有些券商只要男的,不要女的,又或者对男生的应聘标准更低一些。

  可能女生要985,男生211就可以了。

  因此,女生不好就业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更多女生考研和考公,从而成为全职儿女的概率更大。

  全职儿女是gap的一种形式

  受访人:耳东盈,24岁,985语言类专业研究生

  其实全职儿女应该就是一种gap,只不过我们很少有gap这一说。

  我身边gap在家的朋友是有一些,毕业后脱产在家考公考编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

  有些人的经济来源是靠父母,给多给少就不一定了。

  短期的话,我是想成为全职儿女的,长期的话我是不希望自己成为全职儿女的。

  我觉得父母和子女应该永远没办法达成真正的雇佣关系,这种暂时性的“职业”其实还是基于父母对小孩的爱。

  我是不太希望依靠父母生活的,也不希望因为父母给钱,就要满足父母的所有核心诉求,比如一定要考公结婚之类的,这样太累了。

  

  ▲耳东盈考研时的做饭记录

  从整体来看,可能女性更善于提供情绪价值,调节家庭关系,抛开就业难度来说,还是女性比男性做全职儿女的更多些。

  这一职业也有着一定风险,能够允许孩子做全职儿女的,要么是很爱孩子的父母,要么是对孩子掌控欲比较强的父母。

  如果是后者,我觉得做全职儿女反倒没有离开家那样更加能够顺利地达到心里的那个目标。

  你想做全职儿女吗?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全职儿女吗?

  欢迎评论区和我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