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自欺

  易中天有言:传统社会中国人的三个梦──圣君梦、清官梦、侠客梦。这是很能体现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卑微的精绝之论:就是做起了梦,也不信自己。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到了「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之类的名词,不过此文的要义却「反常」地不在于针砭和批判,而是为中国人的自信力正名:「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那么这失掉了自信力的「一部分人」,当然也就只能以「他信力」和「自欺力」过活了。

  传统社会中国人的他信,当然也就是信圣君、信清官、信侠客,信他来整顿乾坤,信他来造福一方,信他来除暴安良。这种信,虽然是美好又省力,却只能是被动的,不管是圣君、清官还是侠客,均非升斗小民所能指定。然而,好在虽然可遇而不可求,却也还不至于完全的渺茫玄虚,「正史」中总是有「盛世」的例可以慰藉的。但是如果不能躬逢「盛世」,乃至于生于「衰世」,那解救之道,也就只能发扬「自欺力」,冀望将来有圣君践祚,或清官得任,或侠客行义了。

  自欺,是他信的变种,不过是可信的「他」还没有出现,却认为「他」一定会出现罢了,然而更为渺茫和玄虚,但或许也正因如此,才「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什么「五百年必有王者兴」、「黄河千年一清」之类就是麻醉得近乎疯癫的代表。「一治一乱」是孟子总结的历史规律,虽然「五百年」太过邈远,也总算还有个时限,而要实现「长久」至百千年的自欺,唯一的办法也就是把这种自欺代代遗传下去。坚持到了「治」时,这些已成鬼录的祖宗遗传下来的自欺的美「梦」成了真,这时候「自欺力」也就要转变,一个转身就成了「他信力」,又开始信圣君、信清官、信侠客。传统社会中国人唯在此二「力」循环转换的扶持下,才能步履蹒跚却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