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无法走向近现代文明社会?一切早已注定

  中学历史教科书说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一个有时代背景的历史研究结论,不过近年来,它已经被学界视为一个不符合历史真相的伪命题,反而是 " 明清为何没有出现工业革命 " 成了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无数观点,汉学家卜正民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布罗代尔认为不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资本主义就会自发地出现。资本主义是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市场经济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在欧洲发展是欧洲历史所持有的现象。其它的社会结构不一定都能发展出同样的结果。这是我们在解释欧洲近代早期的历史和中国明代历史时所要加以区分的,因为两个社会所处的环境在精英阶层构成、国家权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明代后期中国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这并不是说中国在产生资本主义上‘失败’了;而是说,它创造了其他别的东西:一个广泛的市场经济。它利用国家交通通讯网络打开了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在一定地区内将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组织到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中来,却没有瓦解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村家庭;重新组织了消费模式,却没有将生产和消费完全分离。它在缓慢但是必定地向士绅社会发展,通过消除儒家思想对商业的蔑视,到清代形成了一个有力的精英阶层利益的双重保障体系。但是,这并不是欧洲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老实说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坚持认为儒家社会不可能过渡到近现代社会,它对科技的蔑视,对 " 奇技淫巧 " 的抗拒,不仅仅无法产生资本主义,也不可能跟得上世界文明的走向,甚至只会背道而驰。虽然明代有着 " 消除儒家思想对商业的蔑视 " 的一面,但作用力或许没有卜正民认为的那么大。

  但卜正民提到的 " 明代市场经济 ",确实存在自己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开国皇帝是朱元璋的情况下。

  之所以要提朱元璋,是因为这位争议甚多的皇帝有着 " 凤凰男 " 的气质。他固然有着文韬武略的一面,但当夺得江山后,更像一个 " 守财奴 ",一方面分封宗室,一方面大肆屠戮功臣。对待百姓,他看似强调休养生息,但统治极为严苛。他幻想了一套统治体系,在他的构想中,朱姓子孙分封各地,可以永保江山,百姓在小农经济下生活,只需有饭吃和听话,官员则在高压之下保持清廉。结果呢?整个明朝的走势,完全与他的构想相反。比如在廉政问题上,对贪官深恶痛绝,以严酷刑法惩治腐败的他,不会想到有明一代,始终无法摆脱腐败,甚至愈演愈烈。

  朱元璋也不会想到,他最鄙视的商人从未消失,反而如卜正民所说:" 明代中国变成了一个商业世界,不仅蔑视王朝初期洪武皇帝恢复农业秩序的努力,而且还借助了这种恢复。"

  朱元璋的构想之所以无法实现,是因为它完全违背了人性,也违背了人类文明的走向。他的小农帝国构架仅仅是看起来都令人窒息,"12 公里是洪武皇帝想象中人能活动的最远距离(这正好是 13 世纪英国的一份法律文书中用来界定‘邻里’的距离,因为这是短途货运人员可以在一天之内往返市场一个来回的最远路途),他甚至把 58 公里的最高移动界限写进了法律。"

  他将百姓设计为 " 只要有饭吃就不再有任何其他想法和要求的生物 ",显然是自作多情。民众需要商业,也需要娱乐,需要享受,需要流动,需要不同的想法,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当然,最讽刺的是,朱元璋为实现 " 小国寡民 " 之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所讲述的并不是明代经济史,而是一部 " 描述正在发生巨大商业变化的国度的文化史 ",关注的是商业对明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财富带来的巨大快乐。当然,也有忧虑和困惑。

  卜正民在书中写道:

  "1368 年明代中国人的生活同 1644 年他们后人的生活有许多不同……商业活动正日益作为一种致富的手段而被人们实践和称颂,中国不再以明朝开国君主洪武皇帝所希望的方式与世隔绝。这个故事挫败了洪武皇帝对中国的希望,我希望也挫败读者们的期望。几个世纪以前发生在中国的事情看起来也许熟悉,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应该小心。明代中国人居住于一个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有着巨大不同的世界,那些相似的东西也许并不相同。"

  卜正民以四季为划分,记录这段明朝的历史。在他看来,1368 年到 1450 年是明朝的第一个季节——静谧的冬季,象征着稳定和秩序。刚刚定鼎中原的明王朝,处于制度建设阶段,包括礼法制度、里甲制度和各种教化等,看似井然有序,但与经济发展的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邓茂七领导反抗租佃关系的起义。

  1450 — 1550 年被视为明朝的春季,是从土木堡之变的第二年到庚戌之变。这百年间的明代社会从单一农业社会逐渐变得更加商业化,也呈现失序的一面。小农经济日渐解体," 一条鞭法 " 的推广更是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使得商人阶层逐渐崛起,并且在文化领域占据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1550-1642 年则是明朝的夏季,也是最为繁华但又被视为末世的时期。此时的明朝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但社会也愈发混乱无序。

  最后的秋季是明朝的灭亡,也宣告这个商业社会的结束。

  整个明代,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始终与衰落的预期并行。卜正民写道:

  " 士绅们对于衰落的控诉充满了讽刺性,因为新的经济繁荣的得益者正是他们自己。经济繁荣可能不被认为是一件好的事情,但它使得一些条件变成可能。在这些条件下,某些家庭可以负担起进入士绅精英分子的圈子所需要的教育和文化训练。士绅们自己承担着对于时代衰落的忧虑,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在逐渐重构和界定精英分子的生活。人们普遍意识到,在他们抗议的背后,是对辨别焦虑并控制它的渴望,这种焦虑来自社会关系网,他们是这张大网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可能成为失去最多的输家。"

  令我感慨的是卜正民作为海外汉学家,以另一个视角看待中国历史的的 " 独特位置感 ",这也是一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位置。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写:

  " 中国的历史学家寻求理解中国历史,因为他们关心构成今天中国的种族或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而我则不必被束缚于将明代中国作为一个无法逃脱的过去。相反,它是一份如果我选择就可以自由接受的遗产。"

  对于许多问题,他的审视角度和方法论都是特别的,比如对于当时的时尚:

  " 时尚的走向并不是一个公开的过程。它总是被那些既定的精英人物所裁断。时尚的标准不是由那些从底层爬上来的企求者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已经达到既定水平、需要保护既得的精英地位的人们决定的。他们划出时尚与普通的界限,将大多数企图挤进上流社会的追寻者都拒之门外;不然的话,他们的上流社会地位就会变得不值钱,他们的足以象征其优越地位的资本就会失去价值。这种排拒大多数的办法并不是没有遇到来自下层的反抗。商业圈中的精英人物力图将他们自己的时尚强加于社会,力图铲除由他人制定的、他们无法企及的那些标准。这样,那些处于社会上层的时尚的制定者和下层的追随者之间就会发生无体止的冲突。下层的追逐者千方百计地想扩大时髦的范围以便将他们自己也包括进去;上层的制定者则处心积虑要设置新的障碍,不让圈外的人进来。所以时尚设计者就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使那些大众消费者明白,他所穿戴或收藏的东西是错误的,或是穿戴或收藏的方法不对,否则就会缺乏时尚创新的生命力;他们必须摒弃由下层素材构思新款式的企图,除非将其融合改造,使一般民众无法企及。"

  在我看来,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在于商业社会的发展与它自身的制度无法调和。商业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相互促进,使得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民也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提供原料,但明朝的税收制度使得贫富分化严重,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而白银流入一方面确立了 " 银本位 ",缓解了财政危机,但也让明朝对白银更为依赖,形同饮鸩止渴,最终经济崩溃。

  当然," 明朝的兴亡对不断发展的、以士绅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与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明朝后期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不是士绅和商人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的爆发 "。朱元璋的不可能实现的构想,从一开始就给明朝埋了了一个大坑。自由意志与政府管理的博弈,是人类历史的常态,不过明朝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属于最严重的那一类。朱元璋建立的制度,只会以崩坏为结局。

  书名:《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作者: [ 加 ] 卜正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译者:方骏 / 王秀丽 / 罗天佑

  出版时间:2023 年 1 月

  定价:68 元

  图源 | 网络

  作者 | 叶克飞

  编辑 | 二蛋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