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中国故事:当好童年遇见好故事

  原标题:时光里的中国故事:当好童年遇见好故事

  

  时光里的中国故事(全12册)

  当当购买

  每天读1则故事,每月读1册书

  一年阅读12册书,听取360则故事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

  

  我国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做了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的演讲,说他曾经有过一段“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实际上就是听故事。

  他说:200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可以说,莫言就是通过故事了解周围的世界,了解人生和生活。那些故事在许多年后,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素材,进入他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莫言完成了从“听故事”到“讲故事”的角色转变。

  文学家是敏感的。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年的“听故事”,没有那些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故事的熏染、浸润和牵引,莫言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文学家。所以,是故事滋养了莫言的童年,构建了他最初的文学世界。在这里,故事的意义是什么?简单地说,它不只是教育、引导和愉悦,还有启发心灵的独特作用。

  中国人应该坚守“故事传统”

  

  文学巨匠鲁迅曾经在日记中记载:“海婴(鲁迅之子)因年龄渐大之故,唯每晚必须听故事。”可见故事之重要性。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数口耳相传的故事。他们通过故事学习语言、记录历史、传播生产和生活经验,其中有扣人心弦的人物传奇、瑰丽变幻的神话传说,还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演义……这些故事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都有意识地记录、选择好故事,给少年儿童阅读。

  “童年好时光,阅读好故事”——这就是刻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故事传统”。

  《少年读聊斋志异》的作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马瑞芳曾深情地回忆:我还不识字时,就总听母亲给我讲故事,比如《崂山道士》《狐狸嫁女》等;通过故事,我学到了很多朴素的道理,比如“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好好读书,正派做人”“娇惰取巧,必然碰壁”等。是的,好故事能帮助孩子明事理、辨是非、长知识!

  

  送给孩子的“枕边故事书”

  《时光里的中国故事》

  《时光里的中国故事》是一套“讲故事”的佳作。它精选了数百则流传较广的故事,别出心裁地把这些故事按照传统的农历月份来划分,共十二册,每册代表一个月,每个月包含三十则故事。少年儿童可以每天读一则故事,则每个月能读一册书,一年下来可以开心阅读十二册书。

  入选这套书的故事来源很广,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智慧故事等,具有地地道道的 “中国味道”。在此基础上,编者从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和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出发,对它们进行了精心加工或改造,使文字通俗易懂。少年儿童阅读这套书,有助于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共读,增加亲子阅读的乐趣。

  

  

  我们相信,《时光里的中国故事》中那些历经时光打磨依旧光芒四射的故事,一定会让少年儿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精彩内页 左右滑动查看→

  特别提示

  音频美声,让好故事会“说话”!

  《时光里的中国故事》中的每一册,

  都有同步音频,扫码可听哦!

  微信号 : qdpubwx

  抖音号 :qdcbs

  新浪微博:@青岛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