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素质教育推给学校,这样的家长不负责任

开阔眼界、趣味驱动,培养4-12岁孩子的求知欲

好的教育,不是给他世界观,而是带他观世界

素质教育一定是不可逆的方向

但素质教育不可能全在学校完成

对于家有6岁以上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个月是名副其实的期末月,不仅孩子忙,家长也要投入到这场加速冲刺中。

第一年当小学生妈妈的我,本以为期末考试会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梳理所有知识点、针对错题再复习、模拟几次考试等等。

结果生平第一次我知道了“乐考”这个词,图图所在的小学和很多北京东西城的小学一样,在低年级不进行卷面考试,也没有分数,而是进行“乐考”。

图图的学校一学期只考察一个学科,他这次抽中的是语文,所以这个周末我们都在努力地和孩子一起准备这个神秘的“乐考”。

什么是乐考?

第一次在家长会听说乐考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专门去了解了一下定义和背景。

乐考是北京市对部分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期末评价进行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即告别统一的期末笔试考卷,采取“闯关”、表演“脱口秀”、玩游戏等乐考的形式。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一下什么是乐考,可以看看这所来自朝阳区某所小学的乐考内容:

乐考数学

摸一摸,猜一猜

小小采购员一起

来算一算,购买这些物品需要多少钱呀?

寻找规律美

乐考英语

跳房子

火眼金睛

乐考语文

猜字谜

查字小能手

背诵接龙

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一年级乐考把语数外的学科素养通过游戏融入到生活场景实际的运用中,确实比起一张考卷更吸引孩子,也更考核孩子的全方位素质。

还有报道过东城区的一所小学把一年级的乐考考场搬到了医院,检验学生语文、数学活学活用的能力。

乐考的具体操作形式可以学校自己定义,比如,图图这次抽中的是语文乐考,老师给的要求如下:

而且乐考的成绩不是具体的分数,而是良好、优秀等评价。这次我给图图挑选了讲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数学和英语也是用展示的形式进行乐考:

不难看出,这三门学科的乐考展示内容都在强调孩子的表达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完成一次2分钟的完整展示其实是很有难度的,绝对不亚于一张考卷。

为什么要乐考?

关于乐考的实行,这两年也不仅仅是在北京,全国范围内好多地区小学低年级都在试行,即使不用在期末考试,也用到了日常教学方式中。

作为家长,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么考试孩子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吗?

认真了解后我发现,其实乐考是期末的一个考核呈现方式,但不是期末复习的全部。

期末复习包括了知识点的复习、单项考核和乐考,最终孩子的成绩会参考乐考和整学期的所有测试平均情况综合决定。

比如图图的语文期末复习,还是包括了所有知识点的梳理的。

所以,乐考不是忽视了知识,而是更强调乐趣、表达和应用。

乐考出台是在2013年,北京市教委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小学不再组织考卷形式的考试,取消统考统测。

接下来的问题是,乐考基于哪些方面去设计内容和评价标准呢?

乐考的出台是是为了培养更全面素质的人才而设计的,根据2016年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了人才培养的9大素养: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从政策的初衷来说,一定是更符合素质教育方向的,孩子也喜欢。但在落地执行和孩子对于知识掌握的学习上,需要家庭和孩子做的更多,家长们也都有不同的声音。

甚至家长群里在传言一些小学已经开始取消乐考,因为几年后孩子们还是要参与全区、全市的统考比拼,家长和老师们也许不那么淡定了。

素质教育谈何容易?

乐考这个改革,让我想到了不久前教育部关于取消中考大纲的政策。

新政一出,对老师和学生来说,备考都变得更有挑战。北京晚报的投票显示了更多人并不支持,因为没有大纲没有针对性备考,反而间接加重了学生和老师负担。

作为一名80后,我一路都在应试教育的排位赛中经历过来的,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对应试教育各种不满和抱怨,期待着孩子能接受和我们不一样的素质教育。

可真的当孩子迈入学校,进入赛道后,因为身边的同伴压力、考试排名,孩子的教育节奏会从家庭主张的方向进入到学校评价体系。

所以,我很理解网友们的选择,因为总说的素质教育改革让大家更没有针对性地去面对中考、高考,谈何容易?

没有大纲的中考,自主招生的大学,对于大多数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应该都不是利好。因为比起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对家庭的资源要求、父母的认知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去年参加未来教育大会听到的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叫凯西的女孩,在北京上高二,她对于自己的职业和未来的早期探索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她曾经探索过非常多的职业,比如说她喜欢书法,想当书法家,她的爸妈会帮助找可以通往这条道路的书法大赛参赛机会;她想做医生的时候,父母会跟她说医生是什么样的职业;她想做投资人,但是观察投资状态不是她想要的,她做过不同的尝试,最具规模的探索就是初中的时候她想当时尚设计师,为此她报了国外的夏校,一定程度上学习了这个专业。

但是学习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只是有这样的兴趣爱好,其实她在设计方面的基本功是不够的,所以她放弃了这条路。

但是过程中她发现另外一条潜藏的线索,她爸妈都是经济学的博士,她从小跟爸妈下乡了解中国经济政策在中国农村的执行情况,会跟爸妈看经济学人,有听不懂的内容会跟爸妈做讨论。所以她发现经济学是挺有趣的主题,今年双11的时候她以此为主题写了一篇经济文章探讨人在这背后的能力,她觉得可以在本科学纯经济学,研究生的时候学跟时尚相关的经济管理,这其实也是一个曲线救国的做法。

这个女孩在整个的学习和自我探索过程中,她的爸妈给她提供了很多资源,但有这样条件的父母也许在中国千分之一都不到。

从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素质教育一定是不可逆的方向,是进步。而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素养一定不是全在学校完成的,家庭对孩子的规划和培养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多!

回复“历史26”,可免费收听:

《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历史》泡爸语音版全集26节

查看公众号菜单,获取如下泡爸知识课程:

让孩子着迷的语文之美、数学之美

让孩子着迷的唐诗唐史、宋词宋史

大人孩子都能懂的时间简史

适合6-99岁的史记故事课

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地理、自然百科

西游记泡爸改编版

找到教育的规律泡爸公开课

知识传播+家庭教育

泡爸:

童书作家。出于给泡泡讲知识的原因,“不小心”成为作家。已出版《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历史》、《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地理》、《大人孩子都能懂的时间简史》等十多本知识童书。

教育学者。“顺应天性的教育”思想创建人。著有亲子教育书籍《你的蜜糖 他的毒药》、《天性》。

以大人感兴趣、孩子更喜欢的故事型知识,开阔眼界,趣味驱动,培养4到12岁孩子的求知欲,提升家长知识储备。

以“顺应天性的教育”方法,解决亲子教育问题,培养孩子正向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