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这几招就够了!
很多家长的做法和想法是“为孩子选择个好学校,有个好老师,再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能保证孩子将来比较优秀”。很多家长的想法是: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送到辅导机构就万事大吉了,孩子的学校和成长都由学校和机构来负责,自己对孩子学习的效果和结果并不清楚,某一天突然意识到了才开始关注,发现结果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好,这让很多家长都感到无比的沮丧,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
一、小学孩子应该避开的几个雷区
给孩子施加压力过大
部分家长深知小学6年生活对孩子的重要性,于是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插手,结果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得不偿失。
最适合提前学习
超前学习的是英语这门学科,因为英语对词汇量、语法语感要求比较高,对思维要求比较低,所以通过大量的积累,小学就可以达到中考高考的水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到了初中有一门优势的主科,可以减少压力。
二、几种容易养成孩子行为习惯的小技巧
敢于举手的习惯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事实上这一点很重要。孩子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举手,这样既能打铁趁热,及时解决掉难题,也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那些经常被老师关注到的孩子,学习上势必会更努力,学习热情也会更高一些。如果遇到问题时,连举手发问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孩子怕是走不远的。
敢于说
敢于上课回答问题,敢于在人群当中表达自己的看法。敢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只有敢于表达自己,才能争取到老师的关注,只有孩子被关注度提高了,孩子才会觉得自己重要,才有了自我认同感,于是他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才会有强烈的动力。第二个好处就是敢说能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就在不停地动脑筋,在思考如何整合自己的语言,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更好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就有效地提升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要重视,尽可能让孩子建立有节奏的生活规律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如果家长充分重视的话,往往在孩子幼儿期便已经开启好习惯培养的进程。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太多的家长直到孩子进入小学三年级还没有启动。当孩子学科增加,学习难度加大,写课外作业时间延长,必然会导致孩子休息玩耍时间大大减少,包括睡觉时间也会被推迟。这样一来,孩子睡眠时间肯定会不足,直接导致次日课堂上精力下降,课堂学习新知识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现在家长需清楚为什么你孩子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了吧?为此,必须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重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建立起有节奏的生活规律,既而提高孩子时间利用效率。
在整个小学六年,我们大人付出多少心力,孩子就能收获多少。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所学的文化知识特点、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用凝练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总结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具体的家教建议,相信在阅读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之后,父母和孩子都能够轻松地摆脱小学阶段的困惑,真正地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此外还有《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本书较多着墨在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并跟他们有效沟通。作为一个过来的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作者有得心应手的时候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所以书中发生在作者家的例子有成有败。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作者把自己的觉察和反思也写在了书中,以期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孩子,你要明白,你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你自己。你今日的刻苦努力,成就你明日的辉煌,让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精彩。
读书能够让人变得聪慧、谦虚、有学识,最终让你成为一个优雅且出色的人。没有日积月累的读书学习,就不可能有明日的辉煌。当你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你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当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你就能明白读书的真正目的,也会感谢自己曾经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这些书我读了很多遍,每一次都有新的启发,不由得感叹教育的重要与艰辛,当你读完之后会发现,你教育中那些迷茫、困惑、苦难,尤其是在与孩子相处上的问题,都已经给出了解决办法,有些连步骤都有了。
并且价格不贵,一顿饭的钱,你的人生有可能会被改变。
如果能与其他家长一起阅读就更好了,共同接受智慧的熏陶,拿去送人,别人还会夸你有品位。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即可轻松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