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爱弥儿》里的现代教育

  

  作家渡边淳一先生曾提出过“钝感力”这一概念,指的是人面对高压也能处之泰然的能力,这也体现在当今所谓的挫折教育理念之中。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将自己构建为爱弥儿的父亲,通过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挫折遭遇的思考,阐释了其资产阶级教育理念。

  书中那种饱含忧郁的沧桑感,也正如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写的那样: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们的传统观念一直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勾勒了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仿佛走入社会,苦难体验才真正开始。很多人误以为现代教育就是受挫教育,于是忙不迭再地对孩子进行各种打压,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我们谈苦难教育,并不是说要培养一个老态龙钟的儿童,从小对生离死别烂熟于心,永远都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

  卢梭强调,我们的教育不是要让他体验苦难,而是让他知道,世上还有很多事情,是他目前所不能理解但将来能理解的,甚至是大人也无法理解但一定存在的。这样的话,也许他会沮丧,但他会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心胸,青春成长的过程中也不会去迷恋那些偏激的答案,受到挫折也坚信会有解决的办法,爱真理胜过一切。

  3月初,石家庄市的一名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父母训斥而轻生跳楼,这样的新闻发生后,常常甚嚣尘上,引发社会关注。根据2019年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两分钟就有一个青少年死于自杀。但是,社会舆论的表述往往会偏向对孩子抗压能力弱的指责,本质上,这其实是因为孩子钝感力缺失,敏感脆弱的愤怒无法对外释放,于是只能把矛头对向自己。

  卢梭认为,首先你应该告诉他事物的真相,然后告诉他那些东西我们要如何理解,这样,他才会懂得把他人的看法与实际的真相加以比较,学会判断,学会甄别偏见;这样,即使到了青春期的叛逆时刻,孩子也不会因为触碰到了一丝真实的生活,而去否定从前所接受过的教育,自认为受到了教育的欺骗。

  

  青春期是自我形成的第二次发展机会,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整合时期,缺乏正视挫折的教育,可能会导致令人局促不堪的后果。

  卢梭在《爱弥儿》第四卷中,把青少年的十五至二十岁划分为一个特殊的阶段,德育教育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他认为,一个人初期的教育不在于填鸭灌输道理,而在于防止他沾染罪恶,产生谬见。因为这些谬误会扎下深根,以至于将来想连根拔除时,才发现它自岿然不动。一些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忽视了这些谬误,最后面对网瘾少年变得手足无措,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把孩子送进杨永信的网戒中心,进行超过一小时的电击。以豫章书院为代表的一些所谓教育矫正机构,在违法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仍然能牟取暴利,这背后反映出的本质,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亡羊补牢。

  人生来就是偏见动物,对生活有追问,是一个人面对人生的开始。一个孩子要成长,就要学会对事物拥有自己的看法,教育的本质不是讲授真理,而是引导人们发现真理。

  

  (插画/李辉)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很多人遇到挫折,就把这句话拿出来自勉,认为苦难越多越是对自己的考验。

  但《爱弥儿》所讲的真相是:人生从不等价,苦难就是苦难,并不值得追求,我们磨炼意志只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我们的教育永远都是在不得不的境况下进行的,我们大谈德育,伏拜孔孟,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为了成功而去迷恋不幸,而是为了让他们在不幸到来之时,学会去做一些更有利于成功的事。

  现代教育的意义,是当一个人面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时,能够产生饱含真切的同情。这也意味着,他才懂得命运浮沉,人生难料,不会把出身、健康和财富当作生活的保证,即使在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能勇敢地与自己和解;他才懂得,那些看起来很幸运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战胜了自己的不幸。

  

  他知道曾历经了沧桑,这一生的路也不会因此而变得平坦,但即使两鬓间冒出了星星,他也能保持住那一颗赤子之心。

  他知道所有人都戴着一副假面具,但从不绝望气馁,因为他还知道,有一些面孔比脸上的面具还要漂亮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