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技术溢出?对此,韩企在华直接投资客从哪几方面入手?

  依托于技术具有流动性溢出的特点,外商所拥有的生产技术经验与组织管理模式,也会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向我国不断传递。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带动我国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通过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具话语权,能够占据行业发展的主导地位,推动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开展投资活动的企业,通过投资建厂利用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会无意识的对东道国企业发挥传播新技术的作用,这是经济外在性的表现之一。作为与我国有着传统地缘优势的国家,从1992年起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据此,韩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可通过哪些方面实现技术溢出?

  模仿效应是指东道国企业面对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投资企业,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会主动向先进企业学习和模仿,以提高自身生产和创新能力。但模拟效应要求东道国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基础。若两方生产技术差距过大,则很难形成模仿效应。

  

  在学习模仿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是,简单学习、加工模仿、自主研发。在简单复制过程中,企业通过为跨国企业进行代加工,简单复制其生产活动,进口相关机械设备,通过跨国企业技术指导,掌握设备使用、生产制造等必备技术。

  一方面通过代加工扩大企业经营利润,实现初期的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对关键设备研发和生产技术实现国有化,模仿现有生产技术,逐渐摆脱对他国技术的依赖,完成早期的技术积累。在完成初期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前提下,对已掌握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良升级,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研发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本国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规划的新设备、新技术。

  

  早期的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多以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我国在该领域的生产制造中与韩国企业差距有限,能够在模仿制造基础上完成技术学习。掌握先进企业在产品、设备研发中的思路和行为,学习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先进经验,避免无效试错。

  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批量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市场拓展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变落后学习为共同竞争。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动机的转变,韩国对华开始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相关技术差距开始扩大、模仿难度也逐渐提升。

  

  随着韩国 FDO 呈现高技术水平的特点,与本国企业存在着技术差距。当技术差距在合理范围内,跨国公司母公司在向其中国的分支机构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投放与转移时,也意味着想中国进行先进产品、工艺和经营理念的传播与扩散。

  依托于资金、技术与垄断优势的跨国企业更易获取垄断利润,高利润率更能够吸引更多本国企业进入该市场,通过模仿学习、改良提升、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技术。但若两者间的技术差距较大,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本国企业会因不堪接受竞争压力和生产成本而退出相关行业和市场。

  

  竞争效应是在东道国市场环境、拥有先进技术或资金实力的跨国公司、东道国本土企业,三者综合作用下开展的。竞争效应主要作用与以下两种情景:一是,跨国投资引发行业内市场主体数量增加,带来行业竞争加剧。在行业危机感加重的背景下,增加自身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避免因竞争者进入行业,竞争压力加大,而降低市场占有率。

  二是,东道国该市场本身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由少数东道国寡头企业垄断控制。在引入外商投资后,行业垄断被打破,市场经营结构得以改善,使得该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扩大、进入市场难易度下降。原有行业内的寡头企业会提高研发投入,以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两者综合作用下使得市场恢复竞争获利,技术不断革新,形成技术进步。

  

  分析韩国 FDI 带来的竞争效应,韩国跨国公司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竞争能力,如半导体工业、网络通信产业、机器人制造、造船业等领域。其直接投资会给我国相关行业的本土企业带来竞争压力,促进本国企业对先进技术开展模仿学习的同时,会使企业更有动力和压力。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工艺、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创新。

  在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升经营效率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以缓解外商进入市场带来的竞争加剧,避免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发展僵局。跨国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影响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同时,也会对跨国公司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本国相关领域企业的竞争意识加强、技术创新进程加快,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企业为维护行业内的产品占有率和技术领先地位,会增加先进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创新投入,以维护目前因存在技术和资金优势而带来的垄断利润。如此循环往复,会不断引发新一轮的竞争效应,推进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速度。

  韩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具有行业相对集中、投资区域分布集中的特点,因此在竞争效应方面,虽然韩国跨国投资企业所能影响到的范围和领域相对较少,但其投资金额较大,相关领域也是我国目前重视且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据此,其带来的竞争效应仍会间接促进相关领域的行业竞争,推动我国相关行业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升本国技术研发能力和速度。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与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产生关联效应,主要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即跨国投资的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东道国的上游供应商产生前向关联,与下游的销售企业产生后向关联。韩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带来的关联效应体现在,前向关联效应中,韩国企业为减小采购成本,会向中国的本土企业采购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对相关采购产品质量的标准考核。跨国公司往往对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所采用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有更高的标准,在国内符合生产要求的供应商较少的条件下,跨国直接投资子公司会通过向上游生产企业提供相关培训或指导,以生产出合格的制成品以供采购。

  

  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便向其上游行业进行传播扩散。在国内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较多的条件下,国内本土企业为了获得利润、扩大销量,会主动学习新技术,改善现有工艺,提高生产水平,以满足跨国公司提出的新要求。

  在后向关联中,跨国直接投资企业生产出质量较高、工艺先进、成本较低的产品,提供给本国下游企业生产使用或流向市场。在下游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提升了企业再加工效率,既有利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模仿学习,也有利于企业因生产效率的提升而获得更高利润水平。

  跨国企业技术更加先进的产品,流入市场,会刺激同行业的本土企业不断学习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跨国直接投资的子公司通过生产经营与本国该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产生关联,一方面提高了上游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检测标准,使国内产品能够达到该领域的国际化标准。

  

  通过提出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生产技术,直接或间接对上游企业产生先进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将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标准商品,销售给下游企业作为其再生产的中间产品,提升行业整体效率,获得更高利润,促使下游企业自主研发关键领域的核心部件,综合提升上中下游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

  培训效应是指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经济行为,通过招募当地劳动力,进行培训指导等方式,提高该行业的劳动力水平。而由于人才具有流动性的特点,高素质的劳动力在掌握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会再次流向东道国本国企业,带动当地整体的生产能力提升,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通过劳动力的流动,间接地向本土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韩国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不仅向子公司传授先进技术、生产流程和管理经验等无形技术,也会在生产初期向其提供较我国市场相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专家。由于我国在发展初期具有劳动力廉价的特点,跨国企业子公司会大量雇佣本国劳动力,并对其展开从简单的设备使用到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培训。

  长期来看,跨国公司的本地员工通过培训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先进的经验以及研发创新思维会通过人才流向该行业的其他本国企业。由此,韩国在华直接投资企业通过人才培训与人才流动,对当地市场和行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

  

  综合分析来看,韩国企业投资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包含了以上四种情形,但四种效应对技术溢出的贡献程度却不同。由于韩国在我国投资的区位选择相对较为集中,因此由韩国FDI所带来的人员培训效应和流动效应相比而言较小。

  但其投资具有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涉及行业范围广等特征,因此能够为国内相关领域带来竞争效应。通过对投资的行业分布展开分析,不难发现韩国企业多投资于制造业领域,投资较为集中。因此韩国FDI对其他行业所带来的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相比而言较小。

  制造业领域细分行业较多,且与上下游的交流相对紧密,能够带来上下游企业的模仿效应和关联效应。据此,韩国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主要通过关联、竞争和模仿效应,使先进技术流向相关行业;在其他领域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如制造行业的效果明显。

  

  自1978年以来,各省市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吸收国际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方式,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数量和金额均连续多年稳步提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不仅能增加我国对外进出口水平、增加财政税收,带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好运行态势。

  当前国内经济正值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通过明确分析韩国外商投资的对我国各省份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引进外商政策的制定,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和高精尖产业稳步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