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为何骗子的信息如何精确?网上没有隐私

  #全民反诈防骗季#

  近日,无意间又刷到了清华大学教授被骗一案。

  几名台湾省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对清华大学教授进行诈骗。

  没想到骗子的技术手段如何厉害,也没想到骗子的信息如此精确。

  这名教授刚出手万柳的房子,在完成过户后刚回到家就接到了骗子的电话,说他偷税漏税,利用各种威逼利诱,恐吓手段,一步一步设计,环环相扣,骗走了她的1760万。

  

  不用质疑这名教授为何会有如此巨资,她有配偶,有子女,本身她还是院长,况且还在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拆迁意味着什么,有一套两套房产也是正常的。

  更没有必要质疑为何教授也会被骗,虽然不知道她具体年龄,就假设他和我们父辈一样,我们父辈大家都知道吧,一辈子都是好人,对于现在互联网了解甚少,最多也就发发微信,购购物,在厉害也不必我们对于互联网熟悉。

  更何况,在学校常年教书育人,接触的人和事都是非常单纯的,(各位可以想想自己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很单纯)。

  

  说实话,这被骗意味着这辈子辛辛苦苦赚的钱,一夜之间付之东流,各位看官姥爷不用再雪上加霜了。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骗子非常精确的告诉她,网签合同的编号是多少,交易额是多少,以及交易中的各种细节,骗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各位看官,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刚刚卖了房子,立马有人给你打电话发信息,告诉你所有的细节,如同他就在现场一样,你慌不慌?

  

  这件事唯一讨论的要点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不安全,信息被到处贩卖,前脚刚卖了房子,后脚骗子就打电话上门?

  骗子的信息居然可以精准到这种地步?

  骗子越来越专业,开发出来的骗局也是五花八门,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及父母不要上当。

  

  小五总结了以下几点,

  1,你之所以没有被骗,是因为适合你的剧本还没写好。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不会被骗,那样会让自己陷入先入为主的境地,我们所谓的经验都是从科普中得来的,而不是经过实践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2,不要贪图小便宜,庄子有句话说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

  翻译过来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句话是经过千百年试验来的。

  

  3,公检法不会在线上联系你,如果说你犯罪了,他提前告知你,是怕你跑不掉吗?还是为了给你逃跑的时间。

  4,当然,如果骗子的伎俩如何清新脱俗,可能有一天我也会再次被骗,希望不要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