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Theatre Day | 天津天童美语知识科普课堂

  原标题:World Theatre Day | 天津天童美语知识科普课堂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出自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在文学欣赏中,有不同生活经历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人、物有不同的评价。西方戏剧发展源于古希腊戏剧,而古希腊戏剧又源自于古人祭祀时的歌舞。歌曲在戏剧的占比逐渐被演绎所取代,慢慢演变成以外部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

  

  “世界戏剧日”是国际剧协1957年在巴黎发起并创建的。从1962年开始庆祝。许多的国家及国际戏剧活动都在这天举行同步庆祝。其中最重要的是透过ITI(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 国际戏剧协会)发的邀请函传达“世界戏剧节的国际文化讯息”,由一位道德高超的知名人物,针对主题为戏剧与和平的文化,发表个人感言。

  2006年3月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人们化装成小丑进行表演,以纪念世界戏剧日。1957年以来,先后在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瑞士、哥伦比亚等国家举办,足迹遍及五大洲,成为一个流动的、遍及全球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戏剧节。

  尽管因为文化土壤和生活习俗的差异,两者在创作核心和创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西方戏剧的传入,不但改变了中国剧坛过去只有戏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促使民族戏曲内部发生了分化:如京派和海派之分一一海派京剧的最终形成,就和西方戏剧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对古典的坚守(昆曲)和现代的试验(时装新戏)等等。而辛亥革命之后,戏曲小剧种的发展,受到话剧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它们更加生活化,更加话剧化。中国戏曲内部的生态环境也被改变了。

  

  这就好像英语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天津天童美语的职责就是成为改编话剧的“戏剧家”,将英语融入本土化知识中,方便天童学子们深入了解和学习,让他们欣赏世界文化的碰撞之美。

  每年的3月27日,无论种族,不分国籍,不管文化,“四海八荒”内,总有那么一群人为一件共同的事庆祝——“世界戏剧日”。世界戏剧日的意义并不在于挑出一天来罗列这一串赫赫之名。它使我们通过管窥来自全球的经典作品,进入一个广袤无垠的时空连续体。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世界戏剧日弘扬戏剧精神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