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堂 爆火的《黑暗荣耀》看了吗?剧中的法律知识点,速来get
这是近期热播韩剧
《黑暗荣耀》中的一句台词
电视剧讲述了一个遭遇校园欺凌后
无奈退学的贫穷女学生文东恩
在潜伏多年后向昔日加害者
逐一宣战报复的故事
校园欺凌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
今天我们就从《黑暗荣耀》来谈一下
有关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问题
何为校园欺凌?
在《黑暗荣耀》中,青春期的文东恩被残忍的妍珍一伙人选中,用直发器烫伤、性霸凌、语言暴力后被迫退学。文东恩跟现实中许多校园欺凌受害者一样,虽然成年之后身体脱离了危险,但心理上仍在“发炎”,甚至失去了活着的目标。
对于学生欺凌,我国法律中有明确定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三)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有关校园欺凌的现行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可用于调整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等。
此外,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对校园欺凌从积极预防、依法处置等方面加以指导。
校园欺凌加害者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校园欺凌根据具体情节以及严重程度,可能面临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承担。
1.民事责任
校园欺凌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等损害的,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欺凌者是不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侵权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行政责任
校园欺凌尚不构成犯罪的,欺凌者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的,通常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欺凌者不满十四周岁的,虽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多种应承担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多可以是校园欺凌中网络欺凌、语言欺凌、肢体欺凌的表现形式。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3.刑事责任
校园欺凌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刑事责任。2021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开始正式施行,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原来的十四周岁下调为十二周岁。结合校园欺凌常见的行为方式,校园欺凌可能涉及的罪名主要包括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抢劫罪等。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电视剧《黑暗荣耀》中女主精心筹划的复仇计划让观众体验到了“恶有恶报”的快感,但是现实生活中是不可取,也不被允许的。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应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才是硬道理。而加害者也应该停止自己的加害行为,不应该存在侥幸等心理,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如果遇到校园欺凌学生要怎么做?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老师又要如何应对?
吴晓普提醒
01学生
一个人遇到突发欺凌状况,要尽快离开。大多数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会选择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如果已经遭遇校园欺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告诉他们施暴者是谁?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困扰?要向父母倾诉。或许你会担心他们反应过激,但是他们依旧是最愿意帮助你的人。
02家长
要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许多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欺凌的情况持续存在。实际上,校园欺凌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勇敢面对欺凌、保护自己。同时,家长还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积极人际关系的能力。
03老师
面对校园内的欺凌事件,任何成功的补救措施都不如直接将暴力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普及校园暴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行为界限。并且,要告知学生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将对自己以及他人造成何种危害,重点强调严重的后果是任何学生都无法承担的。在欺凌事件结束后,老师也要持续关注被欺凌者的情绪与日常行为是否因为过往的经历出现心理障碍或应激反应。同时,说服家长与自己配合,加强对欺凌者的素质教育,以免在歧途越走越远,
来源:苏州普法、西双版纳政法、吴中普法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