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变通求存|越在困难时,越要读《周易》

  

  《典籍里的中国》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山海经》《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作为一本古人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占卜之书,其占卜之术虽不足为训,但先民对卦象、爻位的解释以及孔子所著《易传》,却蕴藏着朴素的宇宙衍化法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读真经一部”,现代人如能读懂《周易》这本认知世界的“答案之书”,掌握事物的变化之道,必能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未来、把握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一卦 乾为天》

  大意

  天道运行刚健,而且永无止息,所以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二卦 坤为地》

  大意

  坤象征大地顺承天道,君子应效法大地,厚养美德,包容万物。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第十一卦 地天泰》

  大意

  没有平地不变为陡坡的,没有只去而不回的,处在艰难的境地中坚守正道就不会有灾难。

  

  [清]佚名《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之伏羲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第十五卦 地山谦》

  大意

  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而不是因为地位卑微就放纵自己。

  

  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第三十四卦 雷天大壮》

  大意

  大而能正。能够保持正直强大而天地之情便可以知晓了。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四十二卦·风雷益》

  大意

  君子应当看到良好的行为就向往,有了过错就立刻改正。

  

  

  [唐]李阳冰《谦卦碑》(局部)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第五十二卦 艮为山》

  大意

  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应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行动与静止要不失时机,这样道路就能宽广明亮。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第五十五卦 雷火风》

  大意

  日过中午则必将西斜,月过十五则亏缺;天地之间的盈满缺损,都随着时节变化消长,更何况人呢?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易传·文言传》

  大意

  正直、端正、正大光明,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唐代绢画《伏羲女娲像》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易传·文言传》

  大意

  君子用恭敬来促使内心正直,用处事适宜来端正行为,敬与义一旦确立,那么道德就不孤立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系辞传·上》

  大意

  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相合,气味相投,犹如兰蕙的芳香。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系辞传·上》

  大意

  宇内的万物以类相聚,各物种以群相分。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易经集注》首卷

  《周易朱子图说》中的河图、洛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系辞传·下》

  大意

  当事物发展到穷极时,就开始转变,转变之后就会通畅,通畅了就能够长久。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系辞传·下》

  大意

  君子将技能蕴藏在身上,待时而动。

  

  殷商卜甲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系辞传·下》

  大意

  不积累善行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不积累罪恶也不足以自灭其身。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

  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传·下》

  大意

  才德浅薄而身居尊位,智慧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微弱而担负重任,很少有不招来灾祸的!

  

  周易 插图珍藏版全译本 中国智慧之源 变化世界的不变原则 认知思维、人际关系、工作管理先人一步

  京东月销量500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

  ¥44

  

  《孟子》

  若水古社 译

  高高国际 出品

  广陵书社 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原文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刻本《易经集注》为底本,精编精校,再辅以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精译白话文,方便读者快速明了《周易》本义,掌握精髓,是了解、研习《周易》不可多得的无障碍读本。

  插图内容丰富,包含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民间占卜用具,记载《周易》的战国竹简、汉代帛书、明代纸书,以及带有易学色彩的古人生活用品,更有伏羲、周文王、孔子等易学大家的画像,李阳冰、朱熹、王阳明等人书写的《周易》墨宝,全方位、多视角地为读者勾勒出《周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