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社会中:东方文明因素对希腊城邦的影响二

  (四)东方雕塑艺术

  古希腊艺术的发展早在爱琴文明时期就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在陶画和壁画方面,但在雕塑艺术方面,古希腊人的水平还不算成熟。“黑暗时代”的到来,令古希腊人不得不重新开始探索艺术的道路,随后出现的几何化风格便体现了这一现实。

  

  古希腊时期的彩陶

  具有几何化风格的典型文物便是那些出土于雅典的大型陶器,如陶瓶、陶钵等,这些陶器有的达一人之高,多为陪葬品。如果追根溯源,我们能发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早期形态其实都深受东方的影响,尤其是腓尼基、巴比伦艺术。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古希腊的雕塑艺术都呈现一种典型的东方几何化风格。比如,一个在雅典出土的公元前8世纪的具有晚期几何风格的双耳陶瓶。这个陶瓶上的装饰图案大多是几何图形,而且主要是回形纹饰,也叫迷宫图案或希腊钥匙图案,这是一种长方形的卷轴形饰带。

  

  双耳陶瓶

  在陶瓶颈部、肩部和底部,则以一圈圈富有光泽的黑色条纹加以装饰。此外,很多古希腊雕塑在人物造型方面也明显带有东方风格。这种典型风格就是人物的两只脚呈一前一后的状态,双手握拳自然下垂,眼睛望向前方,目光向下,面带一种东方式微笑。

  

  不可否认,后来的古希腊艺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早期的古希腊艺术深受古埃及、腓尼基、古巴比伦的影响,呈现一种东方风格。

  (五)希腊的神话传说

  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希腊艺术的精神和灵魂是希腊神话。”

  

  马克思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早期中,古希腊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希腊神话则像一朵奇葩,凭借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拥有了从古到今都不可取代的文化地位和影响。

  如前所述,很多希腊神话都以神和英雄为题材,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为后人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同时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直至今日,希腊神话仍然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意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作为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流传下来。

  

  希腊神话

  从渊源上看,精彩纷呈的希腊神话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融合的结果,其中东方神话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小亚细亚与波斯帝国的文明对古希腊的影响

  除了古埃及、西亚,还有一个地区的古老文明也毫不逊色,它就是安纳托利亚。公元前2000年,原本生活在黑海草原地区的印欧民族开始了一次大迁徙,其中有一支被称作涅西特人,他们经高加索山区来到安纳托利亚高原。

  

  涅西特人

  经过几个世纪的征战,涅西特人与当地的哈梯人、胡里特人相融合,成为赫梯人。公元前17世纪后,赫梯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公元前14世纪,赫梯已成为小亚细亚最强盛的帝国,声名威震小亚细亚与两河流域。

  然而在公元前13世纪后期,赫梯国力逐渐衰微。此后不久,居住在地中海沿岸、被称为“海上民族”的腓力士人入侵小亚细亚,赫梯随之被分裂为众多地区,其文明传统逐渐为时光所尘封,随之湮灭。几个世纪后,“海上民族”莫名消失。

  

  在此前后,一些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部族,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建立了吕底亚王国,统治了安纳托利亚西部地区。公元前546年,波斯皇帝居鲁士大帝入侵小亚细亚,他迅速征服了吕底亚,控制了安纳托利亚地区,结束了安纳托利亚众多王国各自为政的局面。从此,安纳托利亚成为波斯帝国的领土。

  尽管如此,20世纪后期,考古人员在安纳托利亚的潘尼奥尼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这里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479年,古希腊人与波斯人发生大战,古战场就在安纳托利亚的米利斯山,古希腊人将这里视为自己的领土。

  

  希腊与波斯大战

  此前,古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和多利亚人经由爱琴海迁徙到安纳托利亚,在这里定居。在此期间,古希腊文明与小亚细亚、波斯文明彼此影响、相互交融。但总体来说,小亚细亚和波斯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要更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贸易制度传入古希腊

  吕底亚人统治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后,发明了最早的货币。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吕底亚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个铸造并使用金币和银币的民族。吕底亚距爱琴海仅200英里,位处东西方的交通要塞,商业贸易繁荣。

  

  吕底亚人

  繁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自然会衍生出对交易媒介的需求,货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当时,吕底亚人将从河里挖掘出来的原生金块直接切割成相应的形状,打上吕底亚国王的戳记,将其当成货币使用。这种原生金块纯度并不高,所以早期吕底亚金币的颜色都暗淡发白,俗称“琥珀金”。

  由于琥珀金杂质较多,价格不易判定,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后便停止流通了。在克洛索斯执政时期(约公元前560年到公元前547年),吕底亚人开始打造纯金和纯银的货币,这种铸币上有一头狮子和一头公牛的前半身的图案,因此也被称为“狮币”,西方人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币和银币。

  

  狮币

  随着货币的流通,吕底亚的贸易变得更加繁荣起来。公元前6世纪中叶,克洛索斯当上国王后,吕底亚进入全盛时期,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的所有城邦。在这种情势下,吕底亚货币传入古希腊成为一种必然。吕底亚货币出现后,周边各国纷纷效仿,因此当时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货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要数波斯帝国的币制。

  

  波斯帝国的金币

  大流士一世治下的波斯帝国统一了西亚、中亚后,便试图在帝国内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这便使波斯货币占据了统治地位。由于波斯人继承的是古巴比伦的度量衡制度,所以这套币制也被称作“巴比伦币制”。

  (二)神秘主义崇拜盛行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末,希腊城邦中兴起了一股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这种崇拜可能来自吕底亚或色雷斯。

  

  “酒神”狄奥尼索斯

  传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在狄奥尼索斯还很小的时候,就被巨人族吃掉了肉体,只剩下一颗心。后来他的父亲宙斯吃掉了这颗心,给了狄奥尼索斯第二次生命。

  狄奥尼索斯经常头戴葡萄藤,手握葡萄藤缠绕的酒神杖,在希腊游荡,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疯狂的醉汉和女人。这些人都服从狄奥尼索斯的领导,而狄奥尼索斯则教人们种植葡萄,用葡萄酿酒,享受生活。狄奥尼索斯所到之处,女人们便会到森林或山里参加敬奉酒神的活动,大家在一起整夜狂欢歌舞,饿了就抓野兽吃。

  

  这种神圣又野蛮的宗教仪式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在古希腊一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早期的酒神崇拜具有原始野蛮的特性,因此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低俗的,甚至一度遭到禁止,后来经过诗人奥尔弗斯的改造,才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化的形式,由精神的沉醉取代肉体上的满足。

  奥尔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的父亲是色雷斯国王俄阿格鲁斯,母亲是“缪斯女神”卡里厄普。他出生后,“太阳神”阿波罗教会他音乐,并把自己的竖琴赠送给他,使他成了一名诗人和音乐家。

  

  阿波罗

  奥尔弗斯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但他认为早期的酒神崇拜仪式过于癫狂、野蛮,便对其进行了变革,尝试以精神的沉醉代替肉体的沉醉,并提出“天人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颇为相似。

  庄子在《齐物论》中曾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他推崇神秘主义,将圣人比作婴儿,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不知之知”。

  

  庄子

  可见,东西方思想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各种原因,奥尔弗斯宣扬的这种神秘主义思想仅在古希腊民间获得了认可,对古希腊社会的主流思想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三)哲学思想对古希腊的影响

  公元前7世纪后,一些新的部落从巴尔干半岛东部经由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西部,其中就包括色雷斯部落。此后,色雷斯部落在小亚细亚西部定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色雷斯部落

  在色雷斯地区,有个名叫阿布德拉的地方,后来被纳入了希腊城邦。这个看似不显眼的小城中出现了几位影响古希腊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哲学大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叫普罗塔哥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后来多次前往希腊雅典,与那里的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好友。他还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他一生旅居各地,收徒授道,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其思想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普罗塔哥拉

  还有两位十分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也诞生于阿布德拉,其中一位名叫留基伯,他是原子论的提出者和奠基者;另一位是留基伯的学生,他就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学说创始人之一——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在老师提出的原子论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还提出天体演化学说。这些理论和学说对当时的古希腊哲学乃至西方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四)波斯帝国主义传入古希腊

  波斯是古代西亚的一个奴隶制国家,曾通过四处征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已经发展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波斯帝国

  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趁机进攻了位于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城邦。当时,爱奥尼亚经济颇为发达,政治体制是较为先进的民主制,而波斯国王却向其提出改民主制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这一提议遭到爱奥尼亚诸城邦的回绝和抵抗。

  公元前494年,军事力量强大的波斯帝国最终征服了爱奥尼亚地区,当地一些希腊城邦遭到残酷洗劫。这一时期,爱奥尼亚地区许多优秀人才逃往希腊其他城邦,将爱奥尼亚的文明传播到了古希腊的其他地方。

  

  爱奥尼亚的文明

  占领了爱奥尼亚后,波斯国王的野心并未就此收敛;相反,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觊觎爱琴海彼岸欣欣向荣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90年和公元前480年,波斯先后两次远征爱琴海西岸地区,欲将希腊诸城邦收入囊中。

  然而,波斯大军遭到希腊诸城邦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经过近40年的对战,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与希腊诸城邦签订停战和约,波斯帝国不得不承认小亚细亚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

  

  战争是残酷的,但希波战争也促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影响力远远超出希腊和波斯的领土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其中,古希腊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在波斯入侵之前,古希腊各城邦采取分离主义的政治原则,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制度;希波战争爆发后,波斯帝国采取的帝国主义制度传入希腊,古希腊人渐渐学会了追求霸权,继而开始热衷于帝国主义的统治方式。

  

  追求霸权

  希波战争结束后,古希腊的分离主义原则变得形同虚设,统治阶级内部逐渐出现了争强斗狠的权力争夺战。可惜,这样做并没有给古希腊带来更多的幸运和进一步的发展,反而导致北方亚历山大帝国以及西方罗马帝国的崛起,给古希腊城邦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可见帝国主义制度对古希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