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押注资本追捧 视听产业成元宇宙场景应用第一战场
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元宇宙数实融合发展论坛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元宇宙还是娱乐消费新的 " 流量密码 "。
从央视春晚舞蹈《金面》,到冬奥会开幕式《Time to Shine》,再到眼花缭乱的产品发布会、线上演唱会、博物馆文创藏品,拥有众多应用场景的数字视听产业不可避免地成为元宇宙场景应用的第一战场。
热潮之下,腾讯、爱奇艺、咪咕、字节跳动、B 站等越来越多的视听平台、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数智人、数字藏品等新业态,试图在视听元宇宙新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产业迭代的新趋势,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出品的《2023 中国视听元宇宙研究报告》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元宇宙数实融合发展论坛上隆重发布。报告显示,元宇宙是一个需要长期才能实现的目标,在实现元宇宙的旅程之中会不断地出现像 AIGC 这样的爆点。有了 AIGC 支持后,人类至少一只脚已经开始在往真正的元宇宙时代迈进。
作为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深度合作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同时也聚焦 AIGC 下的视听智能新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刘林鹏发布《2023 中国视听元宇宙研究报告》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数智人迎更多落地场景
2022 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人走入千行百业、投入实际应用,大规模商业化就在眼前。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测算,2022 年数智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64.5%,增速达到近三年峰值,未来成长空间较大。从产业链条看,数智人行业围绕数智人的技术生产、应用运营及用户 / 客户触达展开,相关企业数量快速上升,2021 年国内数智人相关企业已接近 17 万家。
当前,国内数智人商业化应用最好的场景大致可以分为虚拟偶像、虛拟主播、数字员工三类。《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显示,柳夜熙、央视网小 C、度晓晓分别被评为虚拟偶像、虚拟主播、虚拟员工第一位。
数字人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一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和创造更大的价值,2022 年,数字人正在从概念进入实用阶段,形态和应用场景也将不断丰富。据中金公司预测,未来数智人市场将从内容型向工具型演进。
百度智能云 AI 应用产品部总经理刘倩认为,从数字人市场规模来看,虽然各个机构预测维度不同,但都呈现出中国数字人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例如有智库预测,2030 年,中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高达 2700 亿。IDC 预测,到 2026 年,企业级市场数字人相关的市场规模将达 102.4 亿。因为数字人自带科技感与话题热度,在 2022 年形成了多个营销热点。数字人已经应用在偶像 IP、品牌代言人、直播带货、主持播报、企业服务等场景,可见数字人的商业价值正在被验证。
2026 全球 AR/VR 总投资或将超 700 亿美元
2022 年,乘着元宇宙的东风,虚拟技术正成为备受追捧的娱乐新趋势,为视听领域带来更多更具想象力的新场景。
腾讯、爱奇艺、咪咕、字节跳动、Meta、PICO 等大厂均布局了 XR 相关生态,押注 XR 赛道。此前,字节跳动高价拿下 PICO、爱奇艺斥巨资运用 XR 技术制作线上演唱会、咪咕打造国内首个世界杯 XR 演播室等。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 年 ~2022 年,我国累计新增 118 家 XR 视效相关企业,其中 2020 年新增数量最多,高达 56 家,2021 年、2022 年分别同比减少 37.5%、22.9% 至 35 家、27 家。
平台押注,资本也闻风而动。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截至 3 月 10 日),我国 XR 视效相关品牌产品合计完成融资 68 起,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 20 亿元。其中,2020 年完成融资 14 起,披露融资约亿元;2021 年融资频次同比增加 64.3% 至 23 起,2022 年同比增加 26.1% 至 29 起,披露融资金额均超 10 亿元。
"XR 本身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技术,但技术迭代进化的过程并非一直平稳,会有高潮、低谷甚至反复,产品、商业与技术之间的平衡本身也在变化中。" 影目科技运营部负责人赵英杰表示。
IDC 此前发布的 2022 年《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显示,2021 年全球 AR/VR 总投资规模接近 146.7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26 年增至 747.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 38.5%。
三年新增 291 家企业 数藏赛道尚处萌芽阶段
数智人、XR 技术之外,过去一年,在两轮 " 牛市 " 助推之下,国内数字藏品迅速爆发。从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到电影《大话西游》视频,再到爆款剧《狂飙》中的角色、道具,越来越多文化艺术品涉足数字藏品,试图吸引年轻人。
数据显示,2022 年 3 月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出现迅速增长,到 5 月时数字藏品发行量达到最高,发行数量高达 496.9 万件。
IP+ 数字藏品的模式,不仅为文化 IP 提供了新模式、新业态,开拓新场景,同时也让市场看到了版权衍生品的新场景和商业价值。截至目前,腾讯、阿里、百度、B 站、爱奇艺、咪咕等均推出了相关内容生态的数字藏品。
2020 年至 2023 年 3 月 10 日,我国新增 291 家数字藏品相关企业,其中超九成企业为 2022 年注册。头部企业平台加码外,2022 年在数字藏品领域,资本热度持续保持。
报告指出,2021 年至 2023 年,我国数字藏品相关品牌产品合计完成融资 51 次,累计披露吸金数亿元,其中,融资主要集中于 2022 年,全年完成 47 次融资。不过,目前数字藏品赛道处于萌芽阶段,融资以种子轮 / 天使轮为主,合计完成 28 起,占比超五成。
安信证券相关研报认为,数字藏品可以锚定虚拟资产的价值,有助于推动内容资产价值的重估,不仅能解决版权保护痛点,还能重塑资产流通性,加速数字资产化,未来数字藏品将为 IP 带来新的流通空间,也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