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共造了18个字,其中17个已经被废,剩下一字无人敢用

  我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它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几番演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简便易懂的“字”,但你知道吗?

  中国首位女皇武则天曾造出18个字,除了一个字无人敢用外,其余17个字已经被废除……

  那被废掉的那些汉字是什么,而流传下来的唯一一个字又是哪个呢?

  

  01 武则天造的“曌”字寓意满满

  这位曾给后人留下无字碑的“特殊女皇帝”亲自所造的18个字分别是人、臣、初、日、月、天、地、星、证、授、载、圣、国、年、正、君、曌,由于当中的“月”被创造过两次,故总计18字。

  由于武则天创造的字很是复杂难用,所以这些字大部分都没被后世沿用,除了那个“曌”字。

  然而这个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字也很少被使用,除了一眼可见的“繁复”更多的原因是它的寓意令人却步。

  

  “曌”拆字可知它是由“日、月、空”组成,就是日月当空之意,这一瞧便是很霸气的景象,也符合武则天给自己造字时的心态——“上苍对我统治地位的认可,就像是当空的这日月一般自然!”

  而彼时民众百姓是要仰望着日月的,就好比武则天享受着万民的仰望!

  这个字在当时的唐朝也只有武则天一人可用,她称己用此“曌”就好似其他帝王称呼自己“朕”“孤”“寡人”之意。

  当然,“曌”除了拆字可观之的表象意义,还有一个深层意义。当中的“日”象征阳即男人,而“月”象征阴即女人。

  合起来的日月当空即阴阳一体的意思。那么,武则天将之赋予己用还有啥寓意呢?

  

  古代封建社会中,通常都是男子称王称帝而认为女人不能当皇帝,不然就是颠倒乾坤和阴阳不合,是会引起诸多祸患的!

  武则天执意取“曌”字给自身享用就是在“对抗”这一制度,充分展露其霸气。

  她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即通过造字这种强势文化手段来巩固自身地位。

  02 她被术士断言必成皇帝,宫中受冷遇却俘获了李治

  武则天后期的强硬手段与其登基经历分不开,了解了她坎坷的入宫过程便能知晓她如此做的理由。

  

  她出身亦不平凡,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家千金,而其刚出生时的一段“预言”颇有传奇性。

  话说当时著名的术士袁天罡来到武家给出生没多久的这个小女孩算命,彼时的武则天完全是一副男婴的打扮。

  看着襁褓中的这个孩童,袁天罡断言:“若此为女孩则其将来定能够登基为皇!”

  大家都把这话当作玩笑。试想,在男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女子成为皇帝的概率是低之又低!

  可谁也想不到,袁天罡的话在之后得到实实在在的印证!

  武则天长到14岁时便被召进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一员。虽然彼时的她才华出众且长相貌美,但并未受到李世民过多的宠爱……

  

  或许是当初袁天罡的话影响到了李世民,抑或皇上早就看出武则天的野心。

  所以在宫中的12年内,武则天依旧是个区区“才人”而未有晋升。可她终究是个不愿受命运摆布的女人。

  也不想孤独地老死于宫中,所以在侍奉李世民的同时她又同其儿子李治有暧昧往来。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被送至宫外尼姑庵度日。不甘就此和青灯古佛相伴的她决定利用李治来完成回宫的目的。

  于是听闻李治已成皇帝后就将一纸书信送到他身边。

  李治看完那字字珠玑,情感洋溢的书信后感动不已,随后不顾群臣反对而把武则天从尼姑庵中接回宫。自此,她的人生迈入一段新篇章!

  03 造字揽权是武则天众多政治手腕中的一种

  如此一来,受李治宠爱的武则天更是“如鱼得水”,她暗中用手段解决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等,终成独揽后宫大权的女人。

  

  但武则天的目标可不仅在于后宫争斗,她想要的是再“统治前朝”!故而在夫君李治身体每况愈下之际。

  借口为其协理国家大事而将爪牙伸向朝廷。待李治病逝后,武则天终坐上了那梦寐已久的皇位宝座!

  或许袁天罡的预测亦给了武则天自身一定的能量暗示,导致其可以在登基之路上不惧挫折而勇往直前。

  事实也证明了武则天的确是个有野心、懂手段、具统治手腕的“女强人”!

  

  她深知历朝历代帝王为维稳而只能铲除反对派,所以在自己登基后为巩固权力而杀了不少李唐宗室和前朝大臣。

  做完这些她还觉得不够,于是在选拔人才培养亲信之际又决定“造字”。

  唯如此,才能使自己彻底掌握话语权且提升强大的威慑力。

  “造字揽权”背后揭示了古代独有的信仰力量,封建传说中仓颉造字时就引得鬼神为之哭泣。

  源于文字可记载鬼神所犯之错,令其罪行昭告天下。这种神秘而具有特殊能量的迷信思想也是武则天所怀有的。

  故而她便造出了开篇所言的18个字,其中的“曌”字就是独属自己一人所用而其他人不可用的。

  后来的它逐渐消亡其实有两个原因,分别可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段来看。

  

  04 “曌”字消亡可从古今视角两方面来看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对于“曌”这个字同样会戴着有色眼镜:这不是武则天这个女性创造出的吗?

  她身居高位不符我们百姓心里“男人为天”的概念,故而我们才不用它呢!

  另外,就是想用也是用不得的,古代当权者对于文字使用有着严苛的要求,若平民百姓用“曌”字不就代表着意图篡位吗?说不定会为此招来杀身之祸呢!

  对于唐朝以后的朝代而言,帝王可不想“接”过此字来使用,毕竟他们只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统治模式。

  

  时间来到现代,单看“曌”字就能知其是生僻字,书写还十分繁复,令习惯了简体字的我们并不习惯;

  再者当了解了“曌”的寓意后更觉得它意义太重而不能随便给人取名。

  久而久之,它就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退出了……

  武则天造字的行径凸显着浓浓的政治意图,亦是她独断专横性格的体现。

  最终时代会告知人们:要实现有效治理,从来不是靠封建迷信那一套;务实而贴合百姓心意做事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