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束鹿县)抗战故事(41)西王庄有个范鸿三一定要争取过来

  第四十一回

  搞统战团结抗日、砸粮库放赈救灾

  束冀县第五区处于束鹿、冀县、宁、新河四县交界地,这地方群众基础较差,七七事变前土匪出没乡里,还有“大刀会”“六离会”、“家礼”等会道门组织经常活动。特别是西王庄有个“家礼”头子范鸿三,人称“范四爷”。他早年闯荡于江湖之上,出没于草莽之间,正人、孬人全都交,黑白两道全能来,别看一不带兵二不掌权,但他的能力不小,在这一带很有势力。他手下有1万多名徒弟,分布在周围各村,日本人来了以后,他的徒弟们有许多参加了伪军,有的还当上了头目。因此,要打开五区局面,就要争取范鸿三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五一“扫荡”后,束冀县大部分村庄被日军占领。县委提出了向边沿地区发展的主张,县长孙凤岚要亲自进入西王庄做范鸿三的工作。当时有人劝道:“西王庄四周都有敌人的据点,日本人又极力拉拢他,他儿子结婚时,在他家的房上架上了4挺机枪为其助威。县长要身入虎穴,恐怕凶多吉少。”孙凤岚笑道:“共产党员就不怕担风险,听说范鸿三爱讲朋友义气,我一定能把他争取过来。”说罢,他带上五区区长李辉直奔西王庄。

  范鸿三有50多岁,看外表长须修眉,长袍马褂,非常有气派。他听说八路军的县长来访,立即摆开酒筵款待。谁知,刚喝了几杯酒,忽然门帘一掀,进来了两个伪军,用手枪点着孙凤岚道。“听说你是八路军的县长,走,跟我们去一趟。”孙凤岚对着敌人的枪口,非常坦然地对范鸿三说道:“范先生,是不是拿我这脑袋到日本人那里去领赏?”说话间,李辉早已拔出了手枪。

  

  范鸿三急忙站起身来,说道:“不是这个意思,到这里来的,不管是哪边的人,都是朋友。谁要先下手,就是对不住我姓范的。来来来,把枪放下,喝酒。”两个伪军坐也不是,走也不是,乖乖地把枪收起来。孙凤岚趁机大讲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国际国内形势,讲日本人暂时强大不会长久的道理,讲当汉奸没有好下场。只见得两个伪军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出去。范鸿三道,“你讲的大道理当然不错,可是,经过五一大‘扫荡’,八路军还有多少人马呀,就凭你们两个能打走日本吗?”孙凤岚听罢笑道:“怎么,你以为日本人已经把我们斩尽杀绝了吗?过两天我让你亲眼看看”

  孙凤岚和李辉辞别了范鸿三,离开了西王庄,回去向郝化村做了汇报。郝化村道:““家礼’组织原是明、清时期的“青红帮”,这个组织多少年来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据内部消息说,日本人在北平、石家庄都在收买这部分人,并把‘家礼’组织改名为“共进会’,看来,他们在各县也要成立这个组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范鸿三争取过来。”

  

  孙凤岚道:“据我看,范鸿三对我们的抗日武装还缺乏信心,必须让他看到我们的军事实力,给他个“定心丸’吃。你看是不是先把咱们的县大队调回来?”郝化村思考了一下,道:“那好办,不过咱们这队伍装备还太差,最好让分区支持一下。”孙凤岚道:“那当然好了,我去找分区部队联系。”郝化村道:“我去派人通知县大队。”战争年代的事,说办就办,他二人说罢,就去分头行事。

  贾耕接到调令,立即带队连夜行军,穿越几道封锁线来到束冀县五区。正好,孙凤岚和分区部队也取得了联系,王先臣司令员也要亲自带队前来。

  这一天,一支整齐精悍的队伍携带4挺机枪,两门迫击炮,进驻西王庄,带队的就是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和束冀县县大队长贾耕,战士们每人身带四大件一步枪、手枪、手榴弹、大砍刀。当天,战士们进行了劈刀、刺枪、投弹、射击等项目的军事演习,在演习中,小伙子们个个英姿飒爽,威武雄壮。村里的人们都看呆了。军事演习进行完毕,老乡们要求他们讲述战斗经过。王先臣讲了分区部队的几次战斗,贾耕讲述了甜水井战斗、村战4,他们的讲述,时时博得群众们的掌声。范鸿三当场表示“坚决跟着共产党走抗日的道路。”从此以后,范鸿三积极支持抗日工作,冀县政府给了他个县参议员的职务。

  

  范鸿三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他一表态,五区的局面马上就打开了。过去这地方八路军不能进驻,现在各村随时都可以驻兵;过去扩军工作不好进行,现在青年们踊跃参加八路军;过去不给八路军拿粮,现在人们欢迎八路军的合理负担。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虽愿意拿粮,但是没有粮。由于1942年天灾人祸并行,田地都荒芜了,粮食没收成,一过春节,好多人家揭不开锅,靠吃树叶、草根维持生命,饿死了好多人,有的人家卖儿卖女,有的出外逃荒。束冀县县委书记郝化村看到这一情况,决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号召县、区干部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食,用以救济灾民,还从救国公粮中拨出一部分粮食发给烈军属和特别贫苦的农民。

  

  尽管束冀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但由于灾情特大,又由于好多村庄被敌人占领,所以收效甚微。为了尽量减轻灾情,少死人,郝化村在救灾会上对干部们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没有粮食老百姓怎么活下去,我们的部队也不能饿着肚子去打仗。为了尽量减轻灾情,少死人,我们共产党人、抗日千部要千方百计多想门路找粮食,谁有什么门路快说出来。”他讲了以后,让大家讨论,可谁也没有办法。

  

  散会以后,已到掌灯时分,郝化村闷闷不乐,回到房东家。房东大娘做熟了糠菜团子叫他吃,他只说在外边吃过了,就进屋去睡觉。他把手枪放到枕头边,和衣而卧,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来心中有事,二来浑身发痒,因为长期不脱衣服,身上长了虱子。他点上那盏黑油灯,便拿起了虱子。拿了一会儿.....

  未完待续

  辛集老兵视线整理

  2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