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爷爷新丧,道士用孙女护身符镇棺,一串血脚印引出真相

  镇江边上住着一个名叫杨素的少女,她本出身名门望族,杨家世代书香,底蕴深厚,在当地声望颇高。可在杨素十岁那年,她与母亲却被自己的大伯、二伯和小姑给赶出了家门。

  多年后,杨素收到了来自家族的一封书信,其爷爷因病去世,希望她能回家吊唁。爷爷是除了父亲以外,对杨素最好的人,她收到消息后很是悲痛,当即收拾东西赶回了杨家,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险些让其丢掉性命……

  杨素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三,也是兄弟姐妹中文采最好、最聪明的一个,因此父亲杨老爷子对他偏爱有加。

  只可惜,杨老三身体不好,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肺痨病,更让家族难以接受的是,他竟然看上了一个青楼的清倌人。

  这个清倌人是在青楼抚琴的,也就是杨素的母亲。杨老三当年跟朋友在外游玩,于青楼饮酒时,被一阵悠扬的琴声所吸引,循声找去,这才见到了杨素的母亲。且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杨老三更是不顾众人劝阻,为其赎身,并把她带回了家。

  杨家作为名门望族,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耻辱,因此杨老三娶了个清倌人后,其兄长和妹妹都与其疏远了,甚至从未给过其媳妇好脸色。好在杨老爷子为人开明,倒并不在意老三的选择。

  

  不久后,杨老三与妻子便生下了一女,唤作杨素。或许是爱屋及乌,杨老爷子对杨素极为宠爱,甚至比对长孙儿还要好。杨老爷子甚至特意到外头百里外的道观,给杨素求来了一个护身符,这可把杨老大给嫉妒坏了。那段时间,杨老三一家过得也十分滋润。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杨素七岁那年,父亲就因肺痨病加重,一命呜呼了。这事对杨素母亲的打击很大,她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最后自己也病倒了,身子骨也越来越弱。

  杨老大跟其他兄弟姐妹见状,反倒愈发排挤和欺辱母女二人,最后在杨素十岁那年,趁着杨老爷子不在家,竟将二人赶出了家门,甚至不认可杨素是杨家人,这让母女俩寒透了心。

  虽说杨老爷子后来得知此事,并派人找到了二人,想要接二人回去的时候,却被杨素拒绝了。杨老爷子懊悔不已,对母女俩也感到十分亏欠,因此每个月都会偷偷派人来送些钱财衣物,在爷爷的接济下,杨素跟母亲过得倒也滋润,她也很是感激爷爷。

  可不知为何,从杨素十六岁后开始,杨老爷子每月的供应就没有了。杨素一开始也没在意,毕竟她也长大了,能够自食其力,照顾母亲。谁曾想一年后,她便收到了爷爷新丧的消息。

  杨素悲痛不已,尽管她不喜欢大伯他们,可作为爷爷的孙女,在收到信后,杨素便收拾东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杨家。

  

  两天后,杨素身着孝服,站在了阔别已久的杨府门口。只见门前挂着两个大白灯笼,灵幡随风飘动,院中的灵堂已经搭建好了,院中人头攒动,都是来吊唁的宾客,大伯二伯等人正卖力招呼,且一个个面色凝重,显得气氛很是压抑。

  直到大伯看到杨素,他才露出一抹笑容,有种可以放下心来的感觉。

  “素儿,你可回来了,快进来。”

  “大伯,二伯,小姑,好久不见!”

  杨素挨个跟这些当年赶自己和母亲离开的长辈打招呼,她对几人没有好感,不过也懒得争论,毕竟自己此次前来,只是为了送爷爷最后一程。

  大伯见杨素如此冷淡,忽然又换了一副面孔,声泪俱下的上前拉住杨素的手开始哭诉道歉。

  “素儿,当年是大伯不好,你跟你母亲这些年受苦了。大伯当年太好面子了,才做出那种荒唐的决定,这样,你明天就跟你母亲搬回来住,大伯绝不会亏待你!”

  “呵呵,大伯,不用了,我要先去祭拜爷爷!”

  言罢,杨素便不再搭理他,起身走进灵堂,并来到棺材前头磕头上香,可就在她准备给爷爷烧些纸钱的时候,一旁有个披着道袍的道士却忽然走上前来拦住了她,并开口道:“杨小姐,贫道负责主持杨老爷子的后事,你久不归家,贸然给逝者烧纸,容易出问题,可否借你的护身符一用!”

  

  杨素对这些不甚了解,就相信了道士的话,将挂在脖子上的护身符取下递给了他,那护身符正是自己小时候,爷爷亲自给她求来的,也是爷爷走后,留给她唯一的念想。

  道士接过护身符后,又拿出一根针,让杨素刺破手指,将三滴鲜血滴在上头。做完这些后,道士拿起护身符,直接将其钉在了棺材前,并开始一边走罡步,一边念咒语。本来一切还好好的,杨素起身想要到棺前烧纸,结果下一秒,灵堂里忽然刮起了一阵阴风,火盆中的火焰瞬间熄灭,灰烬被吹得漫天飞舞。

  看到这一幕,那道士眉头紧皱,暗道一声“不好”,随即立刻抽出符咒,拔出桃木剑,并立刻将符咒刺穿,直指杨老爷子的棺材。

  就在杨素疑惑之际,棺材忽然剧烈的晃动起来,在场之人见状全都吓傻了,愣了三秒后才一个个大喊着“诈尸”一边往门外逃去。杨素也吓坏了,愣在原地,甚至忘记了逃跑。

  至于道士,则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张符咒,随即咬破指尖血喷在了上头。一瞬间,黄符就被染成了血红色,道士念诵咒语,并抓起杨素的附身符,将其跟那张红符一起钉在了棺材盖上,用于镇棺。

  神奇是,做完这些,棺材就恢复了正常。杨素本来还想着将护身符拿回来,可经过这一幕,她哪还有要回护身符的心思。

  

  棺材没事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前来吊唁的宾客也一直小声议论。至于道士,他看起来很是疲惫,随即告诉杨素,她是小辈,今晚最好留下守夜,且纸钱千万不能断,要一直烧。

  杨素听后,木讷的点了点头。入夜后,整个灵堂就剩下她一人了,其大伯为其准备了一大堆纸钱,生怕不够烧。杨素依言跪在爷爷棺前,一刻不停的烧着纸钱。可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忽然感觉灵堂内越来越冷,且身后好像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可她回头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好在第一晚无事发生。

  第二天一早,大伯请来的戏班终于赶到,并在府邸门口搭建戏台唱戏。正所谓死者为大,何况杨老爷子寿终八十六,算是喜丧,自然要大操大办。不过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毕竟生前不孝顺,人走后做什么都是徒劳。

  杨素懒得计较这些,她在房间大致休息了一会后,便再次回到灵堂给爷爷守灵。只是一切都显得不是很正常,大伯等人一直眉头紧皱,仿佛有啥心事,杨素也不止一次看到他们与那主持白事的道士商量着什么。

  到了第二天夜里,或许是天气潮湿的原因,杨素跪在灵堂了,好像总能听到有滴水的声音。不过外头戏班子的声音更大,反倒将水滴声压得没那么明显了。直到杨素打瞌睡的时候,头一栽,手撑地的时候,摸到了一滩湿乎乎的东西,她抬头看去,顿时被吓得不轻。

  

  只见自己满手黑血,闻起来腥臭无比,而那些黑血,全是从爷爷棺材底部渗出来的。杨素被吓得两腿发软,跌跌撞撞跑出去叫来了大伯和那道士。道士上前闻了闻地上的黑血,随即回头看了一眼杨素,说是需要她三根头发。

  此刻的杨素已经吓坏了,加上昨日棺材异常的晃动,她此刻感觉爷爷八九不离十要诈尸了。她没有拒绝道士,立马揪下三根头发递给了他。道士则拿着头发站在棺材前头念诵咒语,随即手指一捻,其手里的三根头发瞬间窜起一道火苗,而他则在棺材旁绕圈,左三圈右三圈,额头上则不停有汗珠落下。

  做完这些后,道士取来一个黑色的布包,里头放着七根通体漆黑的铁钉。杨素之前见过,那是专门用来镇魂的镇魂钉,都是浸泡过黑狗血的,看来这道士的手段还不少。

  在道士往棺材上敲镇魂钉期间,杨素到院外喘口气,当时天色已晚,戏台前已经没啥观众了,可台上的人仍唱个不停。这也是戏班的规矩,一旦开嗓,便不可中断,毕竟是丧戏,也不是光有活人听。

  可就在这时,杨素听到周围两个刚下台歇息的伶人在闲聊,还指着杨老爷子的灵堂不知说些什么。杨素好奇之下,就悄悄凑了上去,竖起耳朵偷听。

  “你看见没,棺材渗黑血了,你记不记得两年前,陈家村好像也出过这么一档子事!”

  “怎么不记得,那老太婆是被活活饿死的,下葬的时候棺材渗出的黑血流了一路!”

  “对对对,我后来听说,那老太婆一家子人全都横死了!”

  “嘘,慎言,可被让主家听见了,快走,换衣服去!”

  听到这话,杨素愣在原地,她回头看向灵堂,此刻道士已经将镇魂钉钉好了,黑血也不再往外渗了。她摇摇脑袋,松了口气。

  不过做完这些后,道士提出,明日就要下葬,不能再停尸了,容易生出祸端。大伯听后,有些为难,一旁的小姑跟二伯见状,反倒急了。

  

  “大哥,还犹豫什么,明天就起棺吧!”

  “对啊,你不怕死,我们还怕死呢,赶紧把老爷子埋了吧!”

  听到几人的对话,杨素心中顿生疑惑,总感觉他们有事瞒着自己,莫非跟爷爷的真正死因有关,毕竟自己一回家,大伯就屡次强调,爷爷是因病去世的,为何要强调这么多次?

  这时,大伯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第三天一早,抬棺匠们就被请来了。可当起棺的时候,怪事再次发生,不管八个抬棺匠如何努力,棺材纹丝不动。众人看向了道士,道士则转头看了大伯跟杨素一眼,随即叹了口气,并找人弄来了一只大公鸡,割断其脖子,将鸡血洒在了棺材周围。

  做完这些后,道士取下了杨素的那个护身符,杨素本想要回,可道士却摇摇头,表示此物已经沾染了阴气,不吉利,不能再留身边了。虽心有不舍,可杨素还是收回了手。

  与此同时,棺材终于抬起来了,大家都松了口气。在道士的主持下,棺材顺利送到了坟地,并埋进了坟坑当中。

  参加完爷爷的葬礼,杨素本打算离开,毕竟母亲还在家等自己。可大伯等人却拦住了她,非要她过完头七再走,否则就是不孝。杨素没办法,只好答应,可别说头七了,当天夜里,怪事就发生了。

  入夜,杨素收拾好后回房歇息。由于累了三天,她倒头便睡,可迷迷糊糊中,她仿佛听到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那声音听起来,像是死去的爷爷。她没有答应,只是下意识的四处寻找爷爷的声音,却什么也没找到。

  另外,她感觉房间的温度骤降,冻得她瑟瑟发抖。她迷迷糊糊醒来,想着再找一床被子,可她猛地发现,自己锁好的窗户不知何时被人打开了。她上前准备将窗户关住,可外头的东西,却吓得她魂飞魄散。

  

  那晚月光皎洁,杨素只是瞥了一眼窗外,就被一串猩红的血脚印给吓住了。更诡异的是,那串血脚印最后停在了自己的窗户外,看样子仿佛在自己房外站了许久,之后才离开。

  杨素吓坏了,赶忙关好门窗,缩在被窝。忐忑过了一夜,当他第二天准备找大伯跟道士说起此事时,却发现那一串血脚印居然消失不见了,这让她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可到了夜里,她再次听到了爷爷的呼唤声,从梦中惊醒后,她再次发现了那一串血脚印。此事太过诡异,她装起胆子,决定顺着脚印找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在搞鬼。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