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去了哪里?为啥能在1955年位列十大元帅之中?

  1955年,中央军委决定给在革命战争中做出了诸多贡献的将领们颁发军衔和奖章。经过多方面考量,最终确定了十大元帅的授衔名单: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看到贺龙也在十大元帅之列,有人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贺龙将军几乎没有出现在解放战争之中,为何此刻他却赫然位列十大元帅之中呢?

  

  而作为我军早期的革命将领,贺龙为什么在整个解放战争销声匿迹?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事情的始末,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会错过之后的精彩。

  年少时期的贺龙曾深受封建旧势力的压榨,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声中,他毅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跟随其他有志之士一起进行反抗压迫的革命斗争。加入国民革命军之后,贺龙更是充分展现了将领之才,带领部队屡立奇功,接连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的师长、第二十军的军长。

  在北伐战争之中,贺龙与诸多共产主义战士并肩战斗,他的信仰也逐渐从三民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他认为“只有共产党,革命才有办法”。

  

  图:贺龙就任建国军第一师师长时留影

  当他得知周逸群是共产党员时,多次主动向他申请入党,贺龙说:“我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想要用共产主义来改造部队。”但是基于党规,周逸群回答:“贺龙同志,只要你够条件,时机一到,自然会接纳你入党的,现在你只需要继续保持自己的革命热情,继续进行斗争”。

  后来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相继叛变革命,国民革命陷入低迷之中,面对如此情景,贺龙选择了坚定地与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贺龙告诉周逸群:“虽然现在时局非常动荡,但是我拥护共产党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贺龙经受住了考验,能够保持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他积极配合周逸群在部队中开展政治宣讲工作,极大地为了维护共产党的团结与稳定。尽管此时的贺龙尚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籍,但是他已经拥有了高度的思想自觉。

  

  图:周恩来

  当时,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处于危亡之中的革命,共产党领导人决定建立自己的独立武装势力,进行二次北伐。1927年,周恩来等人来到南京,计划在这里开展武装起义。

  听闻贺龙的诸多事迹之后,周恩来十分感动,在1927年7月份会见了这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将领。得知中共中央将在南京发动起义的计划之后,贺龙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你们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看到贺龙如此诚恳的态度,周恩来非常动容,他向党中央作了报告。尽管此时的贺龙还不是中共党员,但是基于他高涨的革命热情,党中央还是将他任命为起义军的总指挥。而贺龙带领的第20军也成了南昌起义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有人问贺龙为什么愿意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决定带兵跟随共产党一起起义。贺龙回答:“从当初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到如今的共产主义,他们都是为了挽救处于苦难中的中国。现在的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而腐朽的国民党必将会垮台。”

  在起义军南下途中,贺龙在党中央的批准下,终于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贺龙更是以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章、党纪,使自己的命运与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旅。在党中央的指挥下,贺龙带领红二方面军离开了甘孜地区,准备穿过茫茫的荒芜草地,前往甘肃一带。

  

  图:长征胜利结束后的贺龙

  为了缓解部队的粮食问题,贺龙号召大家在草地中挖野菜、掘草根,在河中捉鱼捉虾。贺龙说:“同志们,只要是能吃的,咱们就抓来吃,现在是在行军途中,咱们为了革命,再难吃也要吃下去。”

  在红军北上途中,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张国焘的思想出现了问题,经常在部队中分发传单,企图制造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贺龙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愤怒,他与朱德、刘伯承等人一起与张国焘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了我党的团结一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部队再次整编,贺龙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的师长。面对日寇的猛烈攻势,贺龙临危受命,带领第120师的主力部队东渡黄河,直插敌后阵地,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着紧密的配合,共同发动了忻口战役,成功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王董堡战役的重大胜利。

  转战晋西北地区时,通过深刻贯彻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贺龙带领部队粉碎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并接连收复了岢岚、河曲、五寨等多个县城,在这里成功开辟了晋西北抗日革命根据地。

  

  党中央对于贺龙的能力十分认可,指示他继续带领120师军队前往冀中地区。接到指示之后,贺龙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殷切希望,他立刻带兵前往,接连在冀中地区取得了四战四捷的喜人战绩。

  当时日军派出了第27师团的吉田大队前往齐会地区,他们先后占领了南齐曹和北齐曹村,将八路军716团3营围困在了齐会村中。3营将士们顽强反抗,成功反杀了大量敌军,最后退守在齐会村中东部一隅。

  正值生死攸关的危亡时刻,贺龙和关向应一起,带领援军从两侧前来支援。在我军的里应外合之下,通过“昼围夜攻”的方式,使吉田大队带领的日寇遭受内外夹击,伤亡惨重。

  这次齐会战役成为了我军在平原地区进行游击战略的典范,彻底粉碎了日军妄图占领冀中地区的阴谋。在此次战役中,贺龙心系3营战士,始终坚持冲锋在最前线,不幸被毒气所伤,但是他依旧坚持指挥。战斗结束之后,贺龙便落下了病根,身体状态不如从前。

  

  在党中央的指示下,贺龙率领部队来到了晋西北地区。他指挥晋绥军民“把敌人挤出去”,带领大家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

  在解放战争时期,贺龙来到了西北地区上,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和指挥军队。在他的带领下,陕甘宁和晋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进行得热火朝天,取得了丰硕成果。

  贺龙始终秉承着“紧紧团结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周围”的宗旨,在根据地建设中,积极发动人民群众,极大地巩固了晋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部队进行斗争,由于部队缺乏弹药,彭德怀便向贺龙发了电报,希望他能够提供支援。贺龙看到电报之后,立刻从晋绥军区调派了大量的火药子弹,支援西北野战军的作战。

  

  在我军的恢弘攻势下,国民党反动势力败局已定,可是蒋介石依旧贼心不死,企图依靠白崇禧等人的残余势力,在我国西南地区构建所谓的“大西南防线”。

  针对这种局势,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上,提出了要进军大西南,实行迂回包抄的战略方针。贺龙十分赞同,他主动提出:“我军第18兵团现在正处在秦川、天水一带,现在入川比较方便。我愿意带领将士们前往作战。”

  经过中央军委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由贺龙等人带领部分兵团进入四川。贺龙受命之后,便与李井泉、周士第兵分三路,带领华北野战军及第一野战军的主要兵力,一路南下。

  在行军中,有士兵想要赶紧赶到四川。但是贺龙却说:“不能着急,主席在临别之际特地嘱咐,咱们要与刘邓军队打一场配合仗,等到他们从南边切断了胡宗南的退路之后,咱们再加快步伐,一起给他来一个‘包饺子’”。

  

  通过对地图的精心研究,贺龙与指导员一起制定了进攻计划,他们在秦岭北麓进行了严密的排兵布阵,随时准备配合刘邓大军,一起进攻。

  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残军部队仓皇跑路,最终也没有逃出我军的包围圈。在与刘邓大军的默契配合下,他们成功歼灭了在成都地区顽抗的数十万敌军,加快了西南地区的解放脚步。

  

  随后,贺龙被任命为西南军区的司令员和中共西南局书记,他与邓小平、刘伯承等人带领军队,在边疆地区清剿匪患,保卫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和平与安定。当时西南地区残留有一部分国民党势力,他们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只能选择投诚或者起义的。

  如今大西南已经被解放,这些被迫起义的国民党士兵开始变得骚动起来。他们有的仍然聚集在一起,骚扰地方百姓,其中还有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暗中勾结了地痞恶霸,企图再次发动叛乱。

  看到这些国民党残兵中,大家各怀心思,为了彻底改变这些投诚士兵,在西南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贺龙提出:必须要抓紧时机,认真处理这些国民党起义兵、投诚兵,还有那些被俘虏的士兵。否则再放任他们这么胡作非为,西南地区人民的安危就会再次遭受挑战。

  

  贺龙与邓小平等人还联合上报了一份报告书,在报告书中他们指出:这些剩余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类型并不相同。其中有一些势力不大的地方军队,也有国民党嫡系正规军。

  他们的意见受到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高度认可。经过慎重考虑,这些国民党残军部队被分为了五种类型,相关人员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步骤地在这些残军中开展疏导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这些将近90万人的国民党旧部,逐渐解除了思想上对共产党的顽固印象,真正融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为了能够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贺龙还积极发动边疆百姓,进行生产建设活动。在贺龙的努力下,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边疆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尽管贺龙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带领大量的军队进行战斗。但是他一直活跃在大后方阵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解放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在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中央军委通过对军队中诸位将领,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考量,按照一定的标准颁授军衔和勋章。

  作为一名军队将领,贺龙骁勇善战,奋勇杀敌,时刻冲锋在最前线,即使身中毒气,也依旧心系战士,顽强坚持在最前线,展现了一位军队将领的优秀指挥能力;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贺龙始终紧紧跟随党的脚步,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主动请命前往大后方工作。

  虽然他没有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指挥作战,但是他在幕后工作中也做出了傲人的成绩,因此经过中共中央的多方面考量,认为贺龙获得元帅军衔是当之无愧的一件事。

  

  图:贺龙陪同毛泽东接见受阅部队代表

  而贺龙元帅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期盼,自从担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之后,贺龙便一心致力于国防工作建设。在他的倡导下,全军上下开展了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同时贺龙还十分注重国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升,贺龙多次向中央申请修建体育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贺龙的一生紧紧地与中国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他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