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素质教育一个标准,素质教育才能起飞
过往提倡素质教育的人,有一种神奇的遐想。譬如这些人说,会唱歌、会拉小提琴叫做素质教育。那么,一个孩子善于算数,精于数学解题就不是素质教育了?譬如大科学家费米很小时,就知道x^2+y^2=1,表示的是一个圆,难道费米接受的教育,这就不是素质教育了?
正如一切脱离剂量谈毒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一样,连素质这一标准都没有,谈何素质教育?没有标准,那么就不存在对错。
从根本上上说,大学里讲素质,叫作比起高考成绩的考核标准,培养孩子更贴近和适应大学里生活和学习能力;在社会上讲素质教育,是希望培养的学生更善于工作,当然也可以是更善于生活。
那么是否有一个非常统一且恒定的标准可以衡量这种能力呢?也就说,按照一个标准给孩子打个分,假如孩子甲是80分,孩子乙是79分,那么孩子甲就是比孩子乙出色。这件事能做到吗?很遗憾,不可能做得到。我们只能做到这个,那就是得80分的那些孩子的平均能力高过得分为79分的那些孩子的平均能力。事实上连这个都很难。因为79分和80分之间也就差个1分而已。但是社会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社会公平上考量,好的教育资源应该向出色的孩子倾斜。
于是乎,虽然素质教育可能没有标准,各说各异,但是教育资源给谁,却必须要有标准,而且是非常明确的可以操作和考核标准。而80分的孩子,就必须比79分的孩子优先倾斜。
那么,作为家长和孩子而言,最优的策略就是根据考核标准来提高自己。这样子的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收益最大的。
同样的,去考各种音乐学院的,专业乐器等等还属于素质教育吗,难道不是一种另类的应试教育?现在基本把排除在考核标准之外的东西叫做素质教育。当社会实践,也有明确的考核标准的时候,比如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指标,自然会有人去做到。我中考的时候,航模比赛是可以加分的,于是班里几个同学就花钱买了几千块钱的航模,去参加比赛。那么,这里的航模是素质教育吗?体育中考,有长跑、短跑、投掷铅球或者实心球,我们从初二开始练习这些项目,那么练习这些项目是素质教育吗?
所以说,所谓提倡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要回到制定考核标准上来,不然就是耍流氓。我的一贯建议是给高考增加加分的项目,不过加分的总额固定,比如少数民族可以加分,军烈属可以加分,甚至重点科研单位的家属也可以加分,但是加分的总额受限制,每个人都是比如50分。最多50分,没有优待。
这样子,第一个是给素质教育以明确标准,不再是无用功或者是鸡肋,而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同时不再是严格限定的种类,比如只允许集中加分,具有普遍性,比如乐器加分、跑步加分等等。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50分的加分。
只有一个明确而相对公平的考核标准,进入大学录取标准之中,那么素质教育才可能真正展开,不然就只会是富人利用自身金钱优势的“买分”行为,和穷人愈加狭窄的上升通道;又或者素质教育就会重新被应试教育彻底击垮。千呼万唤,最终缺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