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应集思广益多听听大伙的意见

  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是党中央为保障粮食安全而实行的藏粮于地政策,初衷非常好,在实际执行当中存在不少问题,以致于群众反响热烈,希望问题能得到根本解决。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是集中连片、小田变大田,提高土壤肥力,土壤厚度,设施完善,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抗灾能力强,能实现与现代农业相对接,可现实中执行起来非常难。

  

  土地问题,现在我们执行的是分田到户政策,当初分田时为平息群众意见,做到相对公平,我们把好田和差田都分割成小块,做到每户都有好田和差田,就是把原来的大田变成小田,在当时这可能是个好政策,现在却成了实现机械化的绊脚石,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基本农田已经几十年没有变动,当中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人死了好多年了,地还在,好多打工挣到钱的人在外面买了房,也把户口迁走了,当初的大学生也是迁了户口的,按道理来说这部分人的地应该退出来,分给后面出生的人,而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人继续占有耕地,导致后面出生的人没地可分,成了真正的无产者,说是农民吧!没有土地,说是市民吧!又没有市民的待遇?成了老大难。

  

  这也是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的拦路虎,如果把土地重新分配,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农村的人口流出加死亡,使

  农村人少了很多,意味着每个农民能分到更多耕地,有利于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又解决了没分到地的人的问题,一举两得。

  

  执行问题,上面政策是好,可到了下面就变了味,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变成了开着挖机在田里深挖,推土机推平,修路,整的四平八直,怛没解决根本问题,大田里还是有小田,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田,反而因修路太多占用更多耕地,深挖也导致有的地方连打田机都陷进去,动不了。

  

  不重视水利,做的都是面子工程,是为了达到要求而建,就像前几年修的水渠,用水泥硬化,当初看来很好,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了,水渠大量淤塞,机械化又破坏了硬化的水渠,维护起来更难。

  其实水利要的不是硬化,想一劳永逸。年年维护才是正道,想一次性解决问题不切合实际。

  

  补贴资金不透明产生腐败,我所说的不透明是指农民不知情,不代表参于其中的人不知道,应该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资金标准、使用情况公开。让大家知道钱多花在哪,起到监督作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要重视建,也要重视后期的持续维护,不能一建了之。

  希望读到此文的友友多多发表意见,一起讨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怎么改进出谋划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