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不上舞蹈班的时候,多数家长的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原标题:当孩子说不上舞蹈班的时候,多数家长的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现在已经开学了,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开始上舞蹈课了,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续班,没有继续选择上舞蹈课。
那么当小朋友说不愿意继续上舞蹈课的是时候,家长该怎么做呢?是听孩子的吗?还是要压迫孩子去上课呢?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孩子为什么要上舞蹈班?
拿体验课举例子吧,刚上完体验课的孩子,被课程顾问、老师、家长围着问道: “怎么样,喜不喜欢跳舞呀?”
大多数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似乎都是腼腆地无法回答,一般家长带孩子去试课都是有想要孩子去学习的想法的,这时家长或者老师在一旁说一句: “你看,老师跳舞多美啊,像个小公主一样?”,紧接着老师拿出赠送的舞蹈裙,孩子的注意了完全转移了,她们多数是被赠送的蓬蓬的粉色纱裙、带有亮片蝴蝶结的舞蹈鞋所吸引。
当再次问她是否想要学习舞蹈的时候,她会捧着舞蹈服, 甜甜地说:“我要学跳舞!”
其实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学舞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锻炼孩子的形体、培养美好气质。
孩子为什么又不想上舞蹈班了?
课程在上到第三、四节课左右,机构门口或多或少会出现耷拉着脑袋的孩子和略带怒意的家长,原因是因为孩子不想上舞蹈课了。
孩子哪怕穿着心爱的舞蹈服,可再也不想走进舞蹈教室了。她们哭闹着,嚷嚷着: “我不想上舞蹈课!”,问她们是什么原因,大多数的答案是“ 太痛了。”
舞蹈课的学习过程中是以基本功为主要内容,除了形体训练以外还有体能训练(软度、柔韧、平衡、协调等),每节课都是要进行开胯或者其他练习的。
当然, 针对幼儿舞蹈,老师不会在一开始就使劲儿,都会按照每个孩子所能承受的力度和节奏,分散在每节课堂当中。
我认为出现孩子不愿意再上课的很大原因,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 “孩子因为什么而上兴趣班”。
孩子是因为舞蹈服,是因为对公主的向往,对舞蹈兴趣班并没有认真和理性的理解,也没有人告诉孩子,舞蹈服之所以美丽,其实是要经过一针一线的缝制;公主之所以美丽,背后都有一个披荆斩棘的勇敢故事。
正因为孩子的世界太过于美好,对舞蹈的认识太过于简单,所以在舞蹈兴趣课中感受到了“痛”才会排斥。
孩子不再上舞蹈课时家长的做法
面对孩子不上舞蹈班,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讨好法
“你进教室去上课,等下课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宝贝,你只要坚持上完这节课,妈妈就带你去逛商场,给你买玩具!”。
讨好术最具效果,但是,在这里,我想请家长思考一个问题:孩子是因为什么上舞蹈班?是因为麦当劳?是因为逛商场?还是因为喜欢舞蹈、接受疼痛?
冷处理法
“你再不进去,妈妈走了!留下你一个人在这里!”,“你赶紧进去,老师还等着你上课,不许哭了!”,“不管你了!我和爸爸走了,你在这里继续哭吧!”。
暴躁术换来的是孩子冲破房顶的号啕大哭和乞求拉扯。多数孩子眼看爸妈快要走的时候,直跺脚,再接收到爸妈的犀利的眼神之后,只能不情不愿的啜泣着走进入了教室。
依顺法
“那好吧,你确定不想要上舞蹈课,那我们回家了。”
没有勉强,没有语言暴力,看似和平解决。这样的解决方式很大程度尊重了孩子个人意愿,但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不见得,年龄段较小的孩子,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更没有辨别舞蹈课对自身是否有益的能力,而有这样辨别能力的是家长,这也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怎么样让孩子自主走进舞蹈教室?
上面列举的几种处理方式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自主走进舞蹈教室呢?还是回归到第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而上舞蹈班”。
首先,要了解孩子对舞蹈是否感兴趣。一切的学习,从兴趣开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孩子对舞蹈的感觉,看到舞蹈表演时是否会跟着音乐“摇头晃脑”?是否会跟着舞者努力做着相近的动作?
其次,舞蹈的“美”与“痛”都要接受。任何人都会对美的事物有向往,孩子也不例外,除了感受“美”,“痛”的感受也是必要的。
要让孩子感受到“美”的反面,认真地和孩子沟通舞蹈中的“痛”,让孩子在正式上舞蹈课程之间就了解和接受“痛”。
一味地和孩子描述舞蹈的“美”,反而会让孩子在课堂上难以接受“痛”,否则孩子的内心也是崩溃的,没有给他一丝丝防备,“痛”就这样来了。
最后,以积极向上的行为鼓励孩子。舞蹈中的“痛”是一直存在的,哪怕给孩子打了预防针,如果不经常以鼓励的话,孩子还是难以坚持。
家长要做的事以积极的行为进行鼓励,例如:在督促孩子回家练习的时候,多多表扬和称赞,让孩子体会到,正因为经历了“痛”才有“美”与“称赞”。
THE END
当孩子不愿意上舞蹈课时,我们的家长要耐心的引导孩子。
学舞蹈磕磕碰碰的,孩子累了痛了想退缩是很正常的,退缩了不一定就是不喜欢舞蹈了,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未知的困难,家长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克服这些困难。
关注云南舞蹈网
师资|考级|赛事|教学
免费获取少儿成品舞蹈视频资源
更多免费教学、免费课程等您学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