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阜宁县实验初中滨湖校区聚焦三个环节 赋能双减增效
原标题:阜宁县实验初中滨湖校区聚焦三个环节 赋能双减增效
阜宁县实验初中滨湖校区:聚焦三个环节 赋能双减增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作业减少了,校外培训减轻了。学校和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课堂上的时间如何保证教学质量?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滨湖校区聚焦课堂增效、规范作业、服务到位三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关注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双减的关键就是课堂的高效率。课堂增效的源头就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的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者、使用者。教师必须做到脑中有“纲”、身材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教师树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1、教研不走过场,源头活水充沛。学校扎实落实半日研修,明确教研内容,细化教研要求,落实领导蹲点,以教研促进教师业务成长,以教研促课堂效益提升。每个教师达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如语文课适时引入当前校园、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史地政课堂去总结归纳知识点,编成口诀,方便记忆。理化生课堂尽量把知识与生活联系,学生有兴趣。
2、做好预习指导,带着问题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要求学生不上无准备之课。预习的时候必须有问题提出,然后在课堂展示。课上解决结果如何。预习前置、学习前移。学生熟悉教材,明确重难点,自然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起点放低,学生快速入门。滨湖校区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主要来源实小长春路校区、苏州路校区、施庄小学,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为此,通过讨论,学校提出:“关注学生基础、放低教学起点”的要求。在课堂上争取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课本例题,习题全部会做。课堂教学做到“精耕细作,不去粗放式经营。”
二、规范作业要求,消化巩固提升
作业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规范作业要求,就能够及时消化巩固提升学习内容。滨湖校区在强调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
1、实施作业公示。作业必须在半日研修时由备课组统一讨论,控制作业量、难易度,班主任负责协调控制各科作业总量。作业原则上每天总时长不超90分钟。作业提前一周报学校备案并存档。作业内容在班级公示。
2、作业分层设计。老师根据学生基础,作业分类布置。百分之七十基础题人人要做,百分之二十拓展题半数会做,百分之十提高题十人左右会做。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3、批改反馈及时。学校要求作业凡做必批、凡批必评、凡评必纠。杜绝家长批改等违规行为。作业分析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让学生在评讲中再次领悟知识。
4、开展“清包”行动。坚决阻止校外资料进校园。遏制推销资料行为。引导学生针对一本资料做熟、做透。不仅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做到举一反三。
三、课后服务跟上,活动精彩纷呈
1、延时服务分段开展。前十五分钟集中分析当日作业出现的问题,中间十五分钟面批或个别辅导,后十五分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基本做到节节清、日日清。不把困难、障碍留到明天。
2、课余活动魅力四射。滨湖校区坚决做到不占学生一分钟的活动时间。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学生特长,实施特色体育活动。学校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打造“女足之乡”决策的同时,创办球类、健美操、舞蹈、绘画、书法、文学等多个社团。在女足活动方面渐成气候。所有班级均成立一个足球队,上海三名教练指导。从初一入学开始训练。女足足球队经过训练,有了一定基本功,踢球有模有样。
3、师生结队,生生帮扶。滨湖校区弘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一是实行全员导师制,每个老师结队五名同学,关注他们学习、生活。二是学生之间建立互助组,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双减工作任重道远,非一日之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发挥合力。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滨湖校区坚持在提升课堂效益、规范作业要求、课后服务紧跟,努力将双减工作落实到位。在不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金朝阳)
来源:《中国区域发展》杂志2023年3月
责任编辑: